內容提要本卷收入陳旭麓教授在各個時期發(fā)表的有關中國近代人物的研究論文27篇和探討史學理論與方法的文章13篇,共40篇。陳旭麓教授探討史學理論與方法的文章多寫于五六十年代,其中《論歷史人物及其階級》、《評價歷史人物與個人在歷史上的作用》等論文,曾于1955年匯編成《論歷史人物評價問題》單行本由新知識出版社出版,有力地推動了有關歷史人物評價問題的討論,成為那時學術界討論此一問題的重要代表作之一。至于《漫談學習中國近代史》、《漫談寫歷史人物》、《談近代人物研究》等文章則是陳教授有關史學理論研究的延續(xù)與深化,也是他長期具體研究實踐的經驗性總結與晚年思考的結晶,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與指導意義。與史學理論方面的探索相比,陳旭麓教授在具體人物的研究方面尤富“知人論世”的功力,他晚年撰寫的《光緒略論》、《孫中山與魯迅》、《我對瞿秋白的認識》,以及《李鴻章與中國近代化》等論文,將人物放到時代與社會變遷過程中加以考察、認識與理解,從而揭示出其性格與思想的復雜性,真實地再現(xiàn)出歷史人物的本來面目,給人耳目一新之感。不獨如此,陳教授在許多人物的研究上都具有開拓之功,如《論馮桂芬的思想》、《論譚嗣同的民主主義思想與改良主義政治實踐的矛盾》、《論陳天華的愛國民主思想》、《論宋教仁》等論文,或為拓荒之作,或為學術爭鳴中重要一派代表,大多格調清新,立論異于時俗,在學術界有著廣泛而深遠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