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教材編寫的基本原則:是以現(xiàn)代護理理論為指導,以護理程序為框架,強調基本理論知識、基本實踐技能和基本態(tài)度方法。目標是:使學生通本教材的學習,達到能運用現(xiàn)代護理量論與技術,對個體、家庭、社區(qū)的兒童進行相關護理,以促進兒童健康成長,預防兒童發(fā)生疾病,促使患病兒童康復。全書共為十四章,第一至五章主要為兒童保健、兒科基礎護理;第六至十四章為患病兒童的護理,書末附有“實習指導”,供不同地區(qū)的護生課間實習時參考,《兒科護理學》在常見病患兒的護理 各章中,簡要介紹各疾病的概況之后,均按護理程序的步驟介紹了護理內容。其中護理推斷部分參考了NANDA1994年制定的128項護理診斷和全國護理診斷/問題研究小組于1998年修訂的20項護理診斷/問題。因教材是針對疾病介紹護理,不是具體病人,可提出的護理診斷形式出現(xiàn)似有不妥,故《兒科護理學》以特殊的“護理診斷/問題”方式予以表述。另外,在課程內容上,加大了護理的比例,增加了心理、社會及健康教育等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