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青同志是我國新聞宣傳戰(zhàn)線杰出的領導者,當代著名的新聞記者。他從抗日烽火燃遍中國大地的1937年參加八路軍,后奔赴延安到魯迅藝術學院學習。從1942年開始新聞生涯,他在新聞工作崗位上勞作了60多年。無論是在延安《解放日報》、新華社當記者,還是在新華社擔任社長期間,他都筆耕不輟,采寫了大量的通訊、特寫、散文、游記,撰寫了幾十萬字的新聞理論文章和工作總結。這些作品記錄了穆青的工作歷程,反映了中國革命戰(zhàn)爭年代、社會主義建設年代和改革開放新時期的歷史進程,對廣大讀者和實際工作都起到過鼓舞和激勵作用。其中有的名篇,或者被讀者廣為傳誦,或者被編入了教科書。我們選擇其中的部分作品,分別編成《穆青通訊》、《穆青散文》、《穆青論新聞》三本書,奉獻給讀者。??郭沫若曾經著文,推崇新聞記者是“文壇上的祭酒”,說“我們是受著新聞記者啟示的”。他認為,“無數勇敢正直的新聞記者,他們正是今天的左丘明、司馬遷”。穆青在他60多年的新聞工作實踐中,忠誠于黨和人民的事業(yè),繼承黨的新聞工作的優(yōu)良傳統(tǒng),并有所創(chuàng)造、有所前進。他努力聯(lián)系實際,貼近人民群眾,以"實事求是"作為工作的座右銘,以“勿忘人民”為畢生追求。他的新聞實踐正是郭沫若上述論斷的一種詮釋,尤其值得新聞工作者借鑒和學習。??穆青同志是我國新聞界的一面光輝旗幟,新華社的每位同志都為他而感到自豪和驕傲。他為建設世界性的新華通訊社,為發(fā)展和壯大新華社的出版事業(yè),做出了杰出的貢獻。他的逝世不僅是新華社、也是中國新聞界的重大損失,新華出版社的員工們也痛感失去了一們德高望重的領導者和良師益友。穆青同志生前對新華社的出版事業(yè)非常重視,對出版社的建設和發(fā)展,對完善作為媒體主管的出版社的功能,對增強新華社出版事業(yè)的影響力,都有過多次語重心長的教誨,撫今追昔,我們倍感親切并將永遠銘記。他一直關心中國新聞書店的建設發(fā)展,并為書店題詞。他曾有《穆青攝影選》、《十個共產黨員》、《新聞工作散論》等十余部著述先后在我社出版發(fā)行,我們有幸參與編輯他的著作的所有同志都為此感到光榮。我們要化悲痛為力量,認真做好本職工作,把新華社的出版事業(yè)推向前進。在當前主要是高質量、快時效地做好《穆青新聞論文》、《穆青通訊特寫》、《穆青散文游記》三部著作的編輯出版和宣傳發(fā)行工作,以此作為對穆青同志最好的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