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佛教的物質在禪,東方文化的底蘊在禪。禪的未來面目是貼近人生、追求人生體驗的。它站在超越人生的立場上看待苦與樂、善與惡、生與死、因果報應等,而且在很多方面有辯證觀點。禪強調的是人的精神提升與心靈的超越,追求一種人生的理想境界。王仲亮,男,1938年生,重慶市人,高級講師,四川省作家協會會員。60年代初開始發(fā)表作品。迄今仍有作品散見省市級、國家級報刊。有散文、小說、論文等被多家出版社選入集子出版,曾多次獲市(州)級、省級、國家銀獎。已出版散文集《峨眉山拾趣》,被列入《中華寫作英才》、《東方之子》等10多部辭書。近年來,喜歡禪的人越來越多,中國禪宗影響深廣,輻射到全世界很多地方。獨樹一幟的禪宗,打破了佛教傳統(tǒng)的教規(guī)和煩瑣的宗教儀式的束縛,建立在人間現實生活之中,更著重在開悟之后如何面對現實生活與人生。禪是能夠讓我們契入生命底蘊的法門,也可以說它是一種生活的智慧和藝術。透過它,我們可以拭亮自己的“法眼”,看清生命的意義,活出圓滿的人生。禪的智慧是每一個人都需要的,特別是生活在緊張、心碌而又多欲的現代社會,最需要禪的洗滌。因為它能洗去煩惱,恢復心靈的自由,披露生活的真性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