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陵,位子古城沈陽北十里許,故有北陵之稱。陵園占地330萬平方米,為山海關外三座皇陵中規(guī)模最大的一座帝王陵寢?;柿暌?guī)制,依山啟陵。此處的隆業(yè)山,蒼松翠柏交相輝映,山前崇樓殿閣,錯落有致,美妙和諧。金瓦紅墻,似綠叢點朱,猶青山嵌玉。昭陵曾有十大美景之稱:隆山積雪、寶頂凝輝、山門燈火、碑樓月光、柞林煙雨、渾水潮流、草甸鶯鹯、城樓燕雀、華表升仙、龍頭瀑布,人們點出的這十大美景既有山光水色,也有華美的建筑,如其中的“華表升仙”,“碑樓月光” 即是。的確,這里精雕細琢的華表、望柱、仿木石牌樓、碑樓、饗殿等都是不可多得的建筑藝術。而儼如儀衛(wèi)皇帝安全的仿真石象生群,雕工粗獷,栩栩如生。清初道士苗君稷曾賦詩贊嘆:龍蟠翠嶂郁岧曉,路夾蒼松白玉橋,十二羽林嚴侍衛(wèi),風嘶鐵馬白云霄?!狈从吵龌始伊陥@的豪華氣派。這座環(huán)境優(yōu)美、氣勢恢宏的皇陵不同于其他清帝陵的是,這里的山山水水非自然天成,而是完全由人工堆砌穿鑿而就,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勤勞智慧的結晶,是滿漢民族文化融合在陵墓建筑上的體現(xiàn)。昭陵,是有清一代第一位滿族皇帝清太宗皇太極與孝端文皇后的合葬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