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引言
1. 1 管理教育的界定
1. 2 中國管理教育的發(fā)展
1. 2. 1 發(fā)生與發(fā)展
1. 2. 2 學科體系和培養(yǎng)層次體系
1. 2. 3 師資隊伍
1. 2. 4 以MBA教育為契機的最新發(fā)展
1. 3 管理教育所處的背景
1. 3. 1 時代背景——資本. 貿易. 信息的全球化
1. 3. 2 發(fā)展背景——知識經濟
1. 3. 3 教育背景——全球趨勢
1. 4 中國管理教育研究的重大意義
1. 4. 1 中國管理教育面臨的挑戰(zhàn)
1. 4. 2 中國管理教育的發(fā)展方向
1. 4. 3 中國管理教育面臨的若干重大問題
第2章 管理教育思想與教學思想
2. 1 導言
2. 2 管理教育的教育思想
2. 2, 1 對教育思想的再認識
2. 2. 2 全人教育基礎上的專業(yè)教育
2. 3 管理教學思想的現實選擇
2. 3. 1 教學思想的長期爭論
2. 3. 2 管理教學的建構主義取向
2. 3. 3 管理教學的情境學習思想
2. 4 管理教學法的方法論思考
2. 4. 1 基本的管理教學法
2. 4. 2 案例教學法:有效的知識管理
2. 4. 3 案例教學空殼化的分析
2. 4. 4 批判性思考在管理教學中的缺位
2. 4. 5 在管理中學習管理的其他可能性
2. 5 技術創(chuàng)新:遠程管理教學
2. 5. 1 遠程教育技術
2. 5. 2 中國管理教育對遠程教育技術的強烈需求
2. 5. 3 在遠程教育中的管理學習社區(qū)
2. 6 結論與建議
第3章 管理教育的體制問題
3. 1 教育管理體制
3. 1. 1 高等教育管理體制的主要類型
3. 1. 2 中國高等教育的管理體制
3. 1. 3 我國現行的高等教育管理體制存在的
主要問題
3. 2 高等教育管理體制與運行機制分析
3. 2. 1 構成要素及其性質和功能分析
3. 2. 2 高等教育管理體制與其他高等教育
體制關系的分析
3. 3 中國管理教育體制中存在的問題
3. 3. 1 管理院校發(fā)展不平衡
3. 3. 2 管理教育體系的不合理分割
3. 3. 3 政府計劃管理過多
3. 3. 4 中介機構嚴重不足
3. 4 管理教育機構的結構調整問題
3. 4. 1 影響管理教育層次結構的因素
及其國際背景
3. 4. 2 建立合理的層次結構
3. 5 積極發(fā)展多渠道辦學
3. 5. 1 民辦高等教育的國際背景
3. 5. 2 中國民辦高等教育的歷史. 特點與趨勢
3. 5. 3 中外合作辦學是一種特殊形式
3. 6 政策建議
3. 6. 1 轉變政府職能, 擴大高校辦學自主權,
進行體制內創(chuàng)新
3. 6. 2 引入市場機制, 進行體制外創(chuàng)新,
實現增量發(fā)展
3. 6. 3 積極完善市場結構, 逐步推進市場化改革
第4章 財政問題:成本. 收費與政府投入
4. 1 關于教育產業(yè)化的討論
4. 1. 1 相關研究與爭論
4. 1. 2 爭論的原因
4. 1. 3 可能的解決方案
4. 2 教育成本與收費的實證研究
4. 2. 1 中國管理教育的成本測算
4. 2. 2 中國管理教育財政存在的問題
4. 2. 3 國外高等教育的融資方式簡述
4. 3 管理教育中不同領域的產業(yè)化問題
4. 3. 1 管理教育的特點
4. 3. 2 管理培訓的特點
4. 3. 3 中國企業(yè)管理培訓的歷史與現狀
4. 4 總結與建議
4. 4. 1 建立中國管理教育的融資渠道
4. 4. 2 積極培育企業(yè)管理培訓的巨大市場
第5章 經濟發(fā)展與管理教育的關系
5. 1 管理教育的經濟學研究
5. 1. 1 人力資本理論
5. 1. 2 新增長理論
5. 1. 3 教育平等和效率問題
5. 1. 4 研究方法的意義及局限性
5. 2 美國管理教育與經濟發(fā)展的關系
5. 2. 1 歷史回顧
5. 2. 2 美國管理教育與經濟發(fā)展關系的定量研究
5. 2. 3 小結
5. 3 中國經濟發(fā)展與管理教育之間的關系
5. 3. 1 經濟結構的變化對人才需求有顯著影響
5. 3. 2 經濟轉型要求管理人才的結構調整
5. 4 企業(yè)制度與管理人員培養(yǎng)的關系分析
5. 4. 1 企業(yè)制度與管理人員的職業(yè)生涯
5. 4. 2 中國企業(yè)治理結構的特點
5. 4. 3 治理結構對管理人員培養(yǎng)的制約
5. 4. 4 管理人員培養(yǎng)方式的發(fā)展趨勢
5. 5 總結
第6章 國際化與本土化的結合
6. 1 國際化的概念及特點
6. 1. 1 概念
6. 1. 2 特點
6. 2 國際范圍內典型的管理教育模式
6. 2. 1 美國:MBA專業(yè)學位模式
6. 2. 2 日本:公司制職業(yè)教育模式
6. 2. 3 德國:融人經濟學. 工學的學術型教育模式
6. 3 管理教育發(fā)展的影響因素分析
6. 3. 1 經濟增長和企業(yè)發(fā)展促進了管理教育發(fā)展
6. 3. 2 企業(yè)的治理結構及其公司文化的重大影響
6. 4 加入WTO與中國管理教育的國際化
6. 4. 1 加人WTO對中國管理教育提出的挑戰(zhàn)
6. 4. 2 國際化是中國管理教育的必然選擇
6. 4. 3 積極借鑒國際經驗發(fā)展專業(yè)學位教育
6. 4. 4 中國管理教育的本土化
6. 4. 5 中國管理教育的國際化要跟蹤全球管理
教育模式的演進
6. 5 管理教育國際化的具體措施
6. 5. 1 增強我國管理院校實力, 關鍵是提高師資水平
和辦學靈活性
6. 5. 2 加強學科建設, 增強管理教育發(fā)展后勁
6. 5. 3 中國管理教育要根據人才需求變化進行
結構調整
6. 5. 4 大力加強國際交流能力的培養(yǎng)
第7章 關于中國MBA教育戰(zhàn)略的思考
7. 1 中國MBA教育發(fā)展的宏觀背景
7. 2 世界MBA教育的發(fā)展趨勢
7. 2. 1 MBA教育的國際化趨勢
7. 2. 2 適應新經濟要求的MBA項目發(fā)展
7. 2. 3 MBA教學內容與教學方式的創(chuàng)新
7. 2. 4 MBA教育項目的特色化
7. 2. 5 MBA教育管理的產業(yè)化
7. 3 “十五”期間中國MBA教育發(fā)展規(guī)模估計
7. 3. 1 對中國MBA教育市場需求的分析
7. 3. 2 中國MBA培養(yǎng)能力測算
7. 3. 3 “十五”期間MBA教育發(fā)展規(guī)模的初步設想
7. 4 促進中國MBA教育發(fā)展的關鍵措施建議
7. 4. 1 調整管理教育結構
7. 4. 2 改革MBA課程體系和培養(yǎng)環(huán)節(jié)
7. 4. 3 進一步加強師資隊伍建設
7. 4. 4 繼續(xù)推進案例和教材建設
7. 4. 5 改善MBA教學條件
7. 4. 6 加強MBA就業(yè)服務
7. 4. 7 改革MBA考試錄取制度
7. 4. 8 開通EMBA Executive MBA 培養(yǎng)渠道
7. 4. 9 擴大對外開放, 鼓勵合作辦學
7. 4. 10 積極穩(wěn)妥地發(fā)展遠程MBA教育
7. 4. 11 推動管理教育的產業(yè)化
第8章 管理學院的管理——新視角. 新應用
8. 1 引言
8. 2 組織的新視角與管理的新應用
8. 2. 1 管理學院成為高等管理教育的中心
8. 2. 2 管理學院的組織分析:利益相關者范疇
8. 3 利益相關者管理
8. 3. 1 外部利益相關者:市場. 競爭與合作
8. 3. 2 內部利益相關者分析
8. 4 知識管理分析
8. 4. 1 知識管理與知識基礎設施建設
8. 4. 2 管理學院的知識管理盲區(qū)
8. 4. 3 幾點建議
8. 5 結論與建議
附錄1 其他相關數據表格
附錄2 對我國企業(yè)經營者管理教育水平及需求的問卷調查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