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較民事訴訟法》有以下特色:第一體系結構較全面系統(tǒng)嚴謹?!侗容^民事訴訟法》100多萬字,除緒論外,由6編33章組成。第一編是民事訴訟法的基本理論, 即由民事訴訟程序價值、訴訟模式、訴訟法律關系、訴權、訴訟標的、訴訟行為和既判力等9章構成。第二編是總則編,由法院、民事訴訟的基本原則和基本制度、當事人、訴訟費用、訴訟證據、訴訟程序的一般規(guī)定等7章構成。第三編是訴訟程序編,由準備程序、第一審普通程序、簡易程序、上訴審程序和再審程序等5章構成。第四編是特別程序編,由督促程序、公示催告程序、破產程序等3章構成。第五編是執(zhí)行程序編,這編中包括了執(zhí)行一般規(guī)定,執(zhí)行措施、執(zhí)行中止和執(zhí)行終結等3章構成。第六編是涉外民事訴訟程序的特別規(guī)定編,它包括了基本原則、涉外民事訴訟案件的管轄、法院對仲裁管轄權的審查、法院協(xié)助仲裁程序的進行、仲裁裁決的承認與執(zhí)行、司法協(xié)助等6章構成。這種體例排列,主要為我們中國讀者考慮的,因為我們大家都學過中國民事訴訟法學,先有一個中國的概念,然后看看外國的相關問題,這一體系結構是比較全面系統(tǒng)嚴謹的。第二,編寫的路徑清晰。一是先說明該命題的含義;二是該考查的各國相關立法條文,其順序首先是大陸法系的法國、德國、日本國以及中國臺灣省和澳門特別行政區(qū)民事訴訟法的有關立法條文。其次是考查英美法系的英國、美國以及香港特別行政區(qū)民事訴訟法的有關立法條文。三是考查有關對該例題的立法觀點和學說觀點,并對其進行比較評述。另外在有關問題中也涉及到前蘇聯(lián)及東歐國家,以及現在俄羅斯民事訴訟法的有關法律制度和學說觀點。還有的章節(jié),也涉及了意大利、韓國、瑞典、匈牙利等國家的民事訴訟法的有關規(guī)和學說觀點。第三,《比較民事訴訟法》采取了綜合比較方法。比較法自19世紀中期在歐州產生后,在研究方法上從規(guī)范比較方法 到功能比較方法 ,再到文化比較方法 ,雖然都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都存在一定不周全的方面。因此,《比較民事訴訟法》根據論及問題,既有規(guī)范比較,又有功能比較和文化比較方法,所以說《比較民事訴訟法》采取了綜合比較方法。所謂比較民事訴訟法是指我們認識了解民事訴訟法律制度的一種方法,以現化民事訴訟法律制度為標準把兩種或兩種以上的民事訴訟法律制度加以對照,概括出它們之間的異同及相互關系,最后形成一個對各國家(或地區(qū))民事訴訟法律制度的正確的概括的認識。從上述概念中,我們可以看出比較民事訴訟法有以下四個特點:首先,內容的廣泛性。它是對兩個或兩個以上國家或地區(qū)的民事訴訟法律制度進行比較研究,而不是單指一個國家(或一個地區(qū))的民事訴訟法進行研究。其次,標準的現代化。它是評價每個國家(或地區(qū))的民事訴訟法律的制度有的重要標準。因為每個國家(或地區(qū))民事訴訟法制度追求的價值目標都是為使本國(或本地區(qū))民事糾紛能達到公正、高效地解決,使社會秩序穩(wěn)定,使公民滿意。再次,認識方法的比較性。由于各國(或各地區(qū))社會制度、民族歷史、經濟條件、生態(tài)環(huán)竟、生活習慣等不同而次定了在解決民事糾紛的方式方法存在著許多差異。我們只有從諸多差異的現象中比較出最本質的規(guī)律性的東西。最后,發(fā)展走向的趨同性。由于世界經濟一體化綱絡化,訴訟價值目標追求的共同性,它要求各國民事司法制度的基本方面的趨同性。當然也只能是在求大同存小異方面的趨同性。第四,《比較民事訴訟法》撰稿人全是民事訴訟法學界的新莠。為了寫作和研究的方便,撰稿人均是在西南政法大學訴訟法專業(yè)博士點已經獲得博士學位和攻讀博士學位的青年人。他(她)們掌握資料比較廣泛、思想活躍、洞察能力敏銳、思路開闊、分析能力深刻,他(她)們撰寫的章節(jié)大部分都是在攻讀博士生期間深入研究而寫作的,有的是結合司法實際工作第一線,對所研究的問題都有著深思熟慮新的見解。第五,《比較民事訴訟法》出版的時機好。使我感到最欣慰的是正逢中國共產黨第16次代大會召開的時候,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將書發(fā)排印刷,在西南政法大學50周年校慶之時將與讀者見面,這是我們參加編寫人向偉大的中國共產黨16大和西南政法大學50周年校慶獻的一份厚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