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記”本是絕對的個人隱私。但,鐵凝卻永遠是特色的,其日記也不例外。當世人的目光更多地投向發(fā)生在朝鮮半島上的“朝核危機”、“韓流”……等焦點時,這本《鐵凝日記——漢城的事》卻為我們開啟了韓國的另一扇窗口。祖籍河北趙縣,1957年9月生于北京,1975年于保定高中畢業(yè)后到河北博野農村插隊,1979年回保定,在保定地區(qū)文聯(lián)《花山》編輯部任小說編輯。自1975年開始發(fā)表作品,至今已發(fā)表文學作品約150余萬字。1982年發(fā)表短篇小說《哦,香雪》描寫一個農村少女香雪在火車站用一籃雞蛋向一個女大學生換來一只渴望已久的鉛筆盒,表現(xiàn)了農村少女的純樸可親和對現(xiàn)代文明的?蟯?,左x坊竦蹦耆判愣唐∷到?。同妮彫轴叒小说《脫]信鄣暮斐納饋坊袢判闃釁∷到保媸得櫳匆桓鏨倥叢用艿哪諦氖瀾綰痛空婷籃玫鈉犯???1984年《六月的話題》獲全國優(yōu)秀短篇小說獎?!尔溄斩狻帆@1986~1987年《中篇小說選刊》優(yōu)秀作品獎。1984年鐵凝調入河北省文聯(lián)任專業(yè)作家,現(xiàn)為河北省文聯(lián)副主席。早期作品描寫生活中普通的人與事,特別是細膩地描寫人物的內心,從中反映人們的理想與追求,矛盾與痛苦,語言柔婉清新。1986年和1988年先后發(fā)表反省古老歷史文化、關注女性生存的兩部中篇小說《麥秸垛》和《棉花垛》,標志著鐵凝步入一個新的文學創(chuàng)作時期。1988年還寫成第一部長篇小說《玫瑰門》,它一改鐵凝以往那和諧理想的詩意境界,透過幾代女人生存競爭間的較量廝殺?溝姿嚎松鈧諧舐脫鄣囊幻?。课乙呀浐荛L時間不寫日記了,但是今年的韓國之行讓我又用日記的形式記錄下一些人和事。又想起早晨在仁川機場那一場搶險似的奔波,好比一個家庭出游時的意外“遭遇”。也許這種“遭遇”是勝過賓主間或熱烈、或傷感的從容告別的吧,這還會為下一次的相見提供一個生動話題。我一向覺得,和友人離別時的悲傷或熱烈最好是被一個什么意外所打擾,當然,這意外應該是有驚無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