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才子袁枚以“月無芒角星相辟,樹有名容鳥亦知”題聯(lián)相贈,頗合劉墉為官之變。在這一部分里,讓我們隨著劉墉的足跡,去領略一下清代地方官的工作情況和社會風情。武則天《臣規(guī)·公正》中說:治理百姓的方法很多,卻必須要以一點為基礎。這一點是什么?那就是公心。只有公心才可以輔助國家,只有公心才可以治理小家。只要實行了公道,不用神鬼幫助而奸邪自然消亡;而如何實行的是私道,那么即使動用刑罰再多,奸邪也禁止不了。所以公心作為一種法則,說起來很簡單,其作用卻寬廣無比了。 在劉墉的地方官生涯中,最負盛名的是任職江寧知府期間,時在乾隆三十四年(1769年)。江蘇江寧人才薈萃,貴胄相踵,又是稅賦所在,利之淵藪,清初以來,有清望者方能官此地。俗話說:三年江寧府,十年棟梁材。劉墉在江寧除惡霸,斗豪門,扳總督,智斷案,被稱為“百姓護法神”?!?/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