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迅(1881—1936)中國文學家、思想家和革命家。本書選自魯迅親筆所書帶有自傳性的各種文章,時間上銜接緊密,渾然一體地敘述了魯迅生命不息、奮進不止的一生。書中配以照片,彌足珍貴。編者后記:魯迅在一封信中曾談到他不愿寫自傳,也不愿意別人替他寫傳。他認為自己是一個平常的人,沒有必要寫傳。如今,以編者的意圖、觀點來編這樣一本“自傳”,似乎更有冒犯魯迅之嫌。但我想,最主要的問題不在此,而應該是,編這樣一本書有沒有意義,價值何在;或者遠一點說,他人編的所謂“自傳”,這一特殊的文本形式,其存在的價值何在。我們要比較全面的認識這一位作家,應該讀他的文學作品,讀他有關自己的各種體式的文章,讀別人寫的傳記、做的年譜等。但其中哪一種能讓我們直接的集中的認識他呢?我認為是他寫的有關自己的各種文章。這些文章或是作者自己生平、行蹤的實錄,或是瞬間思想火花的閃現,或是復雜思想情感的宣泄、梳理,都真實而生動地給我們呈現出一個活生生的主體來。相比別人寫的傳記或研究文章,它們因是作家的切身體會而顯得尤為真切生動,成為認識作家最重要的第一手資料。但這些文章是雜亂的,除非全面的閱讀作家的文集或全集,往往不能一睹全貌,因而,對它們加以搜集、匯編就成為必要的了。讀這樣一本“自傳”,可以直接和作者進行心靈的交流,欣賞其人格和文風,體味其痛苦與追求。雖非自傳,也能收到自傳的效果,甚至比自傳更為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