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由盈利滑向虧損——紅臉變黑臉
第一章上市公司虧損的基本情況
上市公司虧損的歷史回顧
虧損的時間長度分布
虧損公司的地區(qū)分布
虧損公司的行業(yè)分布
第二章虧損上市公司的特征
上市時間越長,虧損比例越高
虧損公司“先天素質”比較差
應收賬款賬齡長
大股東欠款多
股權結構相對分散
逾期貸款膨脹.訴訟纏身
第三章上市公司虧損的主要原因
上市前盈余管理(包裝)過度
為關聯(lián)方擔保
主營業(yè)務不明
結語
第二部分:富不過三年——配股公司的變臉
第四章問題的提出
上市公司熱衷于配股
有關配股的制度背景
配股后的變臉現(xiàn)象
第五章文獻綜述
收益下滑理論
信息不對稱理論
盈余管理理論
代理理論
對我國上市公司配股問題的有關研究
第六章研究設計
研究假設
樣本選擇
研究方法
第七章研究結果與分析
上市公司配股以后的業(yè)績下滑現(xiàn)象
單變量分析:變臉公司與未變臉公司配股前的財務
特征差異
多變量分析:公司變臉的原因分析
結語
附注
第三部分企業(yè)財務困境預測
第八章財務困境預測的意義和定義
財務困境預測的意義
財務困境的定義
我國上市公司財務困境的界定
第九章國外相關理論和實證文獻綜述
財務困境研究的規(guī)范理論(Normativetheory)
財務困境研究的實證理論(Positivetheory)
第十章常用預測分析方法與局限性
判別分析
Logit(Probit)回歸模型
模型判別正確率的檢驗
財務困境研究所面臨的問題
第十一章我國上市公司的財務困境預測
樣本與研究設計
統(tǒng)計分析結果
第十二章對預測結果的分析與討論
邊際影響分析
對判別正確率的討論
成本分析
結語
第四部分由黑臉變紅臉——上市公司如何扭虧
第十三章以“保殼”為目的的盈余管理
我國的退市制度
常見的盈余管理手段
第十四章文獻回顧和研究設計
文獻回顧
研究設計
第十五章實證結果與分析
描述性統(tǒng)計與單變量檢驗
多變量檢驗結果與分析
結語
參考文獻
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