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本文集的產生非常偶然,臺灣的一家出版社九歌要為麗華出書,好像字數(shù)欠缺一些,正好我也有些懷舊憶往的散文,就自靠奮勇地作為補篇,收集起來后,卻發(fā)現(xiàn)兩人格調太不一樣,本來以為讀者可以加起來,卻可能會互斥,這樣就會完全沒有銷路。但既然收集了,不出又似乎可惜,因此決定分開,各出各的;再補進幾篇棋橋科普的文章,合為三記。政治教育等專論的文章則概不納入。沈君山,浙江余姚人、臺灣大學物理系畢業(yè)后赴美,獲馬里蘭大學物理博士,先后在普大斯頓大學、太空總署、普度大學研究及任教,受保釣運動影響,辭去美國大學終生教職返臺,先后任臺灣清華大學理學院院長、校長等職。著有《尋津集——從革新保臺到一國兩治》等?!陡∩洝愤€有個下集,當初構想寫前三記時,包含人文、科學和棋橋,另外還有三記則包含“兩岸記憂”、“老病記趣”和“愛情記往”。后來發(fā)現(xiàn)感表事不容易寫,往事悠悠,少時心情少時愁,到現(xiàn)在隨心所欲不逾矩的年齡,寫起來已不真實了。而且每人對往事隱私珍異看法不盡相同,以一己之快而傷及曾相愛的人,最不可以。所以最后以兩岸經歷為主,中風后的生死觀獨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