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論
第1章 數據通信基礎
1. 1 數據傳輸的基本概念
1. 1. 1 數據傳輸模型
1. 1. 2 數據通信的分類
1. 1. 3 數據的表現形式和出錯處理
1. 1. 4 模擬傳輸和數字傳輸
1. 1. 5 并行傳輸和串行傳輸
1. 1. 6 同步傳輸和異步傳輸
1. 1. 7 通信方式
1. 1. 8 傳輸耗損
1. 2 數據通信中的頻率. 頻譜和帶寬
1. 2. l 信號的時域概念
1. 2. 2 周期信號的頻譜分析:傅里葉級數
1. 2. 3 基帶傳輸和寬帶傳輸
1. 3 編碼技術和擴頻
1. 3. l 數字數據編碼為數字信號
1. 3. 2 數字數據編碼為模擬信號
1. 3. 3 模擬數據編碼為數字信號
1. 3. 4 模擬數據編碼為模擬信號
1. 3. 5 擴頻技術
1. 4 傳輸介質
l. 4. 1 雙絞線
1. 4.2 同軸電纜
1. 4. 3 光纖
1. 4. 4 無線傳輸及其介質
1. 5 交換技術
1. 5. l 電路交換(Circuit Switching)
1. 5. 2 報文交換(Message Switching)
1. 5. 3 分組交換(Packet Switching)
1. 6 多路復用技術
1. 6. 1 頻分多路復用(FDM)
1. 6. 2 同步時分復用(STDM)
1. 6. 3 異步時分復用(ATDM)
1. 6. 4 密集波分多路復用(DWDM)
1. 6. 5 碼分多址訪問(CDMA)
1. 7 光纖通信
1. 7. l 光纖通信的特點
1. 7. 2 光纖通信中的編碼技術
1. 8 移動通信及蜂窩無線通信
1. 8. l 尋呼機和無繩電話
1. 8. 2 模擬蜂窩電話
1. 8. 3 數字蜂窩無線通信
1. 8. 4 第三代移動通信(3G)
1. 9 平流層通信
1. 9. l 什么是平流層通信
l. 9. 2 平流層通信系統(tǒng)的特點
1. 10 數據通信網簡介
1. 10. l 有線公共通信網
1. 10. 2 衛(wèi)星通信網
習題
第2章 網絡體系結構
2. l 概述
2. 2 計算機網絡的分類與組成
2. 3 計算機網絡的功能特性
2. 4 計算機網絡的體系結構
2. 4. 1 分層的體系結構
2. 4. 2 協(xié)議分層
2. 5 開放系統(tǒng)互聯參考模型
2. 5. l 開放系統(tǒng)互聯環(huán)境
2. 5. 2 同等層之間的實體通信
2. 5. 3 服務類型
2. 5. 4 服務訪問點與服務原語
2. 5. 5 數據單元
2. 5. 6 名稱. 域和地址
2. 5. 7 OSI參考模型
2. 6 物理層
2. 6. l 物理層協(xié)議及特點
2. 6. 2 常用的物理層標準
2. 7 數據鍵路層
2. 7. l 數據鏈路層的功能與協(xié)議
2. 7. 2 流量控制
2. 7. 3 差錯控制
2. 7. 4 HDLC協(xié)議
2. 8 網絡層
2. 8. l 網絡層設計
2. 8. 2 路由算法
2. 8. 3 擁塞控制
2. 8. 4 網絡層協(xié)議實例:X. 25
2. 9 傳輸層
2. 9. l 傳輸層的主要服務
2. 9. 2 傳輸層協(xié)議
2. 10 高層協(xié)議
2. 10. l 會話層
2. 10. 2 表示層
2. 10. 3 應用層
2. ll IEEE802網絡協(xié)議
2. 11. 1 局域網的參考模型
2. 11. 2 邏輯鍵路控制(LLC)子層
2. 11. 3 介質訪問控制(MAC)子層
2. 11. 4 介質訪問控制方法
2. 12 TCP/IP
2. 12. 1 TCP/IP模型及其主要特點
2. 12. 2 IP數據報的格式
2. 12. 3 IP地址和子網
2. 12. 4 IP數據報的路由選擇
2. 12. 5 IPv6
2. 12. 6 Internet控制報文協(xié)議(ICMP)
2. 12. 7 地址解析協(xié)議(ABP)和逆向地址解析協(xié)議(RARP)
2. 12. 8 傳輸控制協(xié)議(TUP)與用戶數據報協(xié)議(UDP)
習題
第3章 Windows 2000 Server
3. l 概述
3. 2 活動目錄與域
3. 2. l 活動目錄
3. 2. 2 工作組模型與組
3. 2. 3 域模型
3. 2. 4 域服務器
3. 2. 5 4種域模型
3. 2. 6 活動目錄域與信任關系
3. 3 Windows 2000的網絡規(guī)劃與安裝
3. 3. l 任務分析與確定
3. 3. 2 規(guī)劃管理
3. 3. 3 規(guī)劃許可協(xié)議
3. 3. 4 選擇文件系統(tǒng)
3. 3. 5 安裝清單審核
3. 3. 6 Windows 2000 Server的安裝
3. 3. 7 管理工具與管理控制臺(MMC)
3. 3. 8 Windows 2000 Server的配置
3. 4 Windows 2000的目錄服務與組策略
3. 4. l 活動目錄的使用
3. 4. 2 賬戶管理
3. 4. 3 組. 組織單位和域的管理
3. 4. 4 網絡資源管理
3. 4. 5 活動目錄域信任關系管理
3. 4. 6 站點與服務器管理
3. 4. 7 智能鏡像技術
3. 4. 8 組策略
3. 5 Windows 2000的分布式文件系統(tǒng)與安全性管理
3. 5. l 分布式文件系統(tǒng)及其特性
3. 5. 2 管理分布式文件系統(tǒng)
3. 5. 3 Windows 2000的安全性管理
3. 6 網絡服務管理
3. 6. l 網絡連接與網絡協(xié)議
3. 6. 2 安裝和配置ICP/IP
3. 6. 3 配置動態(tài)主機配置協(xié)議(DHCP)
3. 6. 4 Windows網間命名服務(WINS)
3. 6. 5 虛擬專用網(VPN)服務
3. 7 Web發(fā)布服務與媒體服務
3. 7. l 集成的Web發(fā)布服務
3. 7. 2 媒體服務
3. 8 Windows 2000與NetWare, UNIX的巨操作性
3. 8. 1 Windows 2000與 NetWare的互操作性
3. 8. 2 Windows 2000與 UNIX的互操作性
習題
第4章 Internet
4. 1 Internet概述
4. 1. 1 Internet的發(fā)展簡史
4. 1. 2 Interne在我國的發(fā)展簡況
4. 2 域名和域名系統(tǒng)
4. 2. l 主機名. 域名和域名系統(tǒng)
4. 2. 2 域名服務系統(tǒng)的報文格式
4. 2. 3 Internet的域名結構和域名登記辦法
4. 3 Internet接入方式
4. 3. 1 按不同網絡接入
4. 3. 2 通過ISDN接入
4. 3. 3 通過LAN接入
4. 4 寬帶接入技術
4. 4. 1 數字用戶線路(xDSL)技術
4. 4. 2 光纖同軸電纜混合網絡(HFC)
4. 4. 3 光纖到戶(FTTH)
4. 5 移動通信與Internet相結合
4. 5. 1 移動無線接入技術GPRS
4. 5. 2 移動無線接入Internet的協(xié)議(WAP)
4. 6 Internet提供的服務
4. 6. l 萬維網(WWW)查詢系統(tǒng)
4. 6. 2 電子郵件(E-mail)
4. 6. 3 遠程登錄(Telnet)
4. 6. 4 文件傳輸協(xié)議(FTP)
4. 6. 5 文件尋找工具(Archie)
4. 6. 6 電子公告板(BBS)
4. 6. 7 實時在線交談(IRC)
4. 6. 8 網絡新聞論壇(Net-News)
4. 6. 9 Gopher分布式文件查詢系統(tǒng)
4. 6. 10 廣域信息服務(WAIS)
4. 6. 11 “推”技術簡介
4. 7 Internet在電話和商業(yè)中的應用
4. 7. 1 IP電話的發(fā)展及其應用技術
4. 7. 2 電子商務
4. 8 Internet技術在企業(yè)網中的應用
4. 8. l 認識Intranet
4. 8. 2 Intranet的典型應用
4. 8. 3 Intranet應用示例
習題
第5章 聯網設備
5. 1 概述
5. 2 接入設備
5. 2. l 調制解調器(MODEM)
5. 2. 2 Cable MODEM
5. 2. 3 網絡適配器(Adapters)
5. 3 中繼器和集線器
5. 3. l 中繼器(Repeater)工作原理及沖突域
5. 3. 2 集線器(Hub)工作原理及分類
5. 4 網橋
5. 4. 1 網橋的功能
5. 4. 2 網橋的路徑算法
5. 5 交換機
5. 5. l 交換機的基本原理
5. 5. 2 交換機的結構
5. 5. 3 交換機的作用和應用范圍
5. 5. 4 如何選擇交換機
5. 6 路由器
5. 6. l 路由器的體系結構
5. 6. 2 路由器的功能
5. 6. 3 路由器的類型及特點
5. 6. 4 路由器的配置和使用
5. 6. 5 怎樣選擇路由器
5. 7 三層交換機
5. 7. l 三層交換機產生的背景
5. 7. 2 三層交換機的實現
5. 7. 3 Bay公司的三層交換機 Switch Node
習題
第6章 快速以大網與交換式以太網
6. 1 概述
6. 1. 1 以太網的發(fā)展
6. 1. 2 快速局域網技術
6. 1. 3 網絡帶寬及網絡效率
6. 2 快速以太網和交換式以太網的標準
6. 2. 1 10Mb/s以太網標準
6. 2. 2 快速以太網標準
6. 2. 3 以太交換網標準
6. 3 網絡布線
6. 3. 1 布線標準
6. 3. 2 實施布線
6. 4 向快速以太網和交換網升級
6. 4. l 通用的實施規(guī)則
6. 4. 2 用Hub連線的10Mb/s共享網
6. 4. 3 用Switch連線的10Mb/s交換網
6. 4. 4 使用快速集線器的共享網
6. 4. 5 交換式和快速以太主干網
6. 4. 6 設計大型交換式和快速以太網
6. 4. 7 實例
6. 5 以太網管理
6. 5. 1 網絡部件管理
6. 5. 2 聯網工作站管理
6. 5. 3 共享型網絡管理
6. 5. 4 交換式網絡管理
6. 5. 5 快速型網絡管理
6. 6 千兆位以太網
6. 6. l 千兆位以太網概述
6. 6. 2 千兆位以太網的協(xié)議結構
6. 6. 3 千兆位以太網的應用
6. 7 以太交換虛擬網
習題
第7章 ATM及新一代網絡
7. l 寬帶綜合業(yè)務數字網
7. 1. 1 實現B-ISDN的關鍵技術
7. 1. 2 ATM的基本特征
7. 2 ATM協(xié)議參考模型
7. 2. l 用戶平面
7. 2. 2 控制平面
7. 2. 3 管理平面
7. 3 ATM交換
7. 3. 1 ATM連接和VP/VC交換
7. 3. 2 ATM交換原理
7. 3. 3 ATM交換機
7. 4. SONET/SDH接口
7. 4. 1 SONET/SDH的傳輸速率
7. 4. 2 SONET第一級STS-1/OC-l的幀格式
7. 4. 3 SDH中的信元傳輸
7. 5 動態(tài)同步傳輸模式(DTM)
7. 5. 1 什么是DTM
7. 5. 2 DTM的優(yōu)點
7. 6 藍牙技術
7. 6. l 藍牙系統(tǒng)的網絡拓撲結構及工作方式
7. 6. 2 藍牙系統(tǒng)的技術特點
7. 6. 3 藍牙系統(tǒng)的應用
7. 7 新一代網絡
7. 7. 1 IP over ATM
7. 7. 2 IP over SDH
7. 7. 3 IP over WDM
習題
第8章 網絡管理與網絡安全
8. l 網絡管理的內容
8. 2 網絡管理協(xié)議與網管軟件
8. 2. l 簡單網絡管理協(xié)議(SNMP)的運行機制
8. 2. 2 被管理系統(tǒng). 被管理設備與被管理對象
8. 2. 3 管理代理與協(xié)議操作
8. 2. 4 管理信息數據庫(MIB)
8. 2. 5 網絡管理系統(tǒng)(NMS)的工作機制
8. 2. 6 簡單網絡管理協(xié)議的操作命令
8. 3 網絡管理軟件及產品
8. 4 網絡安全分層理論
8. 5 網絡系統(tǒng)安全策略
8. 5. l 網絡系統(tǒng)安全的要求
8. 5. 2 網絡系統(tǒng)的安全體系結構與安全策略
8. 6 防火墻技術
8. 6. l 防火墻的概念
8. 6. 2 防火墻的工作機制
8. 7 代理服務器
8. 7. l 代理服務器定義
8. 7. 2 代理服務器結構與工作機制
8. 7. 3 代理服務器使用的安全技術
8. 8 入侵檢測與防范
8. 8. l 什么是入侵檢測
8. 8. 2 信息收集
8. 8. 3 信息分析
8. 9 VPN技術
8. 9. 1 VPN產生背景
8. 9. 2 VPN技術標準
8. 9. 3 VPN實現技術的原理
習題
第9章 網絡系統(tǒng)集成
9. l 概述
9. 1. l 計算機網絡系統(tǒng)集成的定義
9. 1. 2 為什么需要網絡系統(tǒng)集成
9. 1. 3 網絡系統(tǒng)集成商應具備的條件
9. 2 網絡規(guī)劃與設計
9. 2. 1 什么是網絡規(guī)劃與設計
9. 2. 2 網絡規(guī)劃與設計的準則
9. 2. 3 網絡規(guī)劃與設計的規(guī)范
9. 2. 4 系統(tǒng)規(guī)劃與設計的實施步驟
9. 2. 5 網絡工程的質量保證體系
9. 2. 6 網絡應用人員的培訓
9. 3 網絡系統(tǒng)建設實施步驟
9. 3. l 園區(qū)網建設的組成部分
9. 3. 2 網絡結構設計
9. 3. 3 網絡硬件選型
9. 3. 4 防火墻選型
9. 3. 5 網絡系統(tǒng)平臺軟件的選型
9. 3. 6 應用軟件的開發(fā)
9. 3 對服務計劃和人員培訓計劃的制定
9. 4 綜合布線系統(tǒng)的設計與實施
9. 4. l 結構化綜合布線基本概念
9. 4. 2 結構化布線系統(tǒng)的硬件與體系結構
9. 4. 3 光纖主干網設計原則
9. 4. 4 布線系統(tǒng)的測試技術
9. 4. 5 網絡布線系統(tǒng)設計與實施
9. 5 計算機系統(tǒng)集成實例
9. 5. 1 基于X. 25分組交換網的計算機廣域網絡系統(tǒng)集成
9. 5. 2 基于ATM網的計算機網絡系統(tǒng)集成
9. 6 實戰(zhàn)網絡系統(tǒng)集成
9. 6. l 開發(fā)網絡系統(tǒng)的需求分析
9. 6. 2 現有通信條件及計算機環(huán)境描述
9. 6. 3 VUNet網絡總體設計
9. 6. 4 校園網主干網硬件設備選型
習題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