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前言
第一章 引言
第二章 基本天文常識
2.1 常用天文名詞與術語
2.2 《太陽、月亮、行星位置表》的編寫和使用說明
2.2.1 主要內容
2.2.2 計算說明
第三章 天文引潮力與天文天氣耦合預報的基本原理
3.1 經典引潮力
3.1.1 引潮力定義
3.2.2 引潮力公式的推導
3.2 非經典引潮力的發(fā)現
3.3 非經典引潮力的共振效應
3.3.1 垂直引潮力共振
3.3.2 水平引潮力共振
3.3.3 引力波共振
3.3.4 引力駐波共振
3.4 引潮力共振區(qū)查算具體操作方法
3.5 天文引潮力天氣預報方法的應用及主要進展
第四章 天文引潮力與長江上游特大致洪暴雨
4.1 天文引潮力特大致洪暴雨預測方法的基本原則及引潮力分析要領
4.1.1 天文引潮力致洪暴雨預報方法的基本原則
4.1.2 引潮力分析要領
4.2 長江上游特大洪水天文背景的統計分析
4.3 “81.7”四川特大致洪暴雨個例剖析
4.3.1 “81.7”洪暴雨天氣形勢的形成與引潮力共振的關系
4.3.2 “81.7”特大致洪暴雨的引潮力共振條件
4.4 長江上游歷史特大洪水與引潮力共振條件
4.4.1 歷史上特大致洪暴雨天氣形勢的建立與引潮力共振之間的關系
4.4.2 歷史上特大致洪暴雨持續(xù)期間所遇的引潮力共振減壓條件
4.5 長江上游致洪暴雨天文天氣耦合預報的一般操作步驟及要領
第五章 長江上游干支流致洪暴雨天文天氣耦合預報模式
5.1 資料說明及致洪暴雨標準
5.1.1 資料說明及致洪暴雨標準
5.1.2 致洪暴雨標準
5.2 致洪暴雨基本情況
5.2.1 致洪暴雨月季分布
5.2.2 致洪暴雨流域分布
5.3 天氣學條件分析
5.3.1 西太平洋副熱帶高壓
5.3.2 低層切變
5.3.3 低空急流
5.3.4 地面冷空氣情況
5.4 天文引潮力條件分析
5.4.1 天文因子分類和影響情況的統計分析
5.4.2 天文因子出現的幾個關鍵區(qū)域及影響
5.4.3 幾種典型的天文天氣形勢配置分析
5.5 致洪暴雨天文天氣耦合預報模式
5.5.1 強致洪暴雨模式
5.5.2 一般致洪暴雨模式
5.6 耦合模式的預報水平
5.6.1 天氣模式的預報水平
5.6.2 耦合模式的預報水平
5.7 天文引潮力在長江上游致洪暴雨預報應用中的經驗和教訓
5.7.1 應用比較成功的例子
5.7.2 幾次預報效果不好的個例及原因分析
5.7.3 耦合預報模式在三峽區(qū)間降水預報中的應用
附表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