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Linux簡介
1.1 Linux的起源
1.2 Linux Distribution
1.3 使用Linux的好處
1.4 安裝Linux的軟硬件需求
第2章 與Linux首次接觸
2.1 系統(tǒng)開機
2.2 系統(tǒng)關機
2.2.1 以shutdown命令關機
2.2.2 以halt、poweroff和reboot命令關機
2.3 系統(tǒng)登錄
2.3.1 圖形界面登錄
2.3.2 文字模式登錄
2.3.3 以telnet登錄
2.3.4 以login命令登錄
2.3.5 以rlogin命令登錄
2.3.6 /etc/nologin文件的使用
2.4 系統(tǒng)注銷
2.5 編輯器長青樹——vi
2.5.1 vi的執(zhí)行與離開
2.5.2 vi的操作模式
2.5.3 Command Mode功能鍵介紹
2.5.4 Last Line Mode命令介紹
第3章 文件系統(tǒng)管理
3.1 ext3fs文件系統(tǒng)結構
3.2 目錄與文件
3.3 文件系統(tǒng)的基本命令操作
3.4 使用權限基本概念
3.5 I/O重新導向(Redirection)及管道(Pipe)
3.6 使用命令與圖形接口工具進行管理的探討
第4章 磁盤管理
4.1 磁盤管理基本命令
4.1.1 轉換軟盤數據——dd(Convert and Copy a File)
4.1.2 顯示磁盤使用空間——du(Disk Usage)
4.1.3 檢查ext2文件系統(tǒng)——e2fsck(ext2 File System Check)
4.1.4 創(chuàng)建ext2文件系統(tǒng)——mke2fs(Make ext2 File System)
4.2 系統(tǒng)加載——mount
4.3 磁盤空間管理
第5章 用戶賬號管理
5.1 用戶賬號數據文件——/etc/passwd和/etc/shadow
5.2 組賬號數據文件——/etc/group和/etc/gshadow
5.3 使用useradd或adduser命令新增用戶賬號
5.4 使用passwd管理密碼
5.5 使用groupadd命令新增組賬號
5.6 刪除用戶及組賬號
5.7 新增大量用戶賬號
5.8 管理賬號常用的命令
第6章 查詢系統(tǒng)幫助
6.1 在線手冊——man
6.2 簡易幫助查詢——whatis和apropos命令
6.3 搜索文件及目錄——find
6.4 文件與目錄簡易搜索——locate、whereis和which
6.5 搜索包含特定字符串的文件——grep
第7章 進程控制與管理
7.1 進程的基本概念
7.2 顯示系統(tǒng)目前執(zhí)行的進程命令——ps
7.3 終止執(zhí)行中的進程命令——kill
7.4 動態(tài)顯示執(zhí)行中的進程命令——top
7.5 檢查內存狀態(tài)命令——free
7.6 進程執(zhí)行優(yōu)先級的設置與修改——nice和renice命令
7.7 顯示時間、日期、月歷或年歷命令——date和cal
7.8 設置任務調度命令——crontab
第8章 遠程管理圖形界面工具——VNC與Webmin
8.1 VNC簡介
8.2 VNC客戶端及服務器端軟件的使用
8.2.1 在Linux上啟動VNC Server
8.2.2 在Microsoft Windows上運行VNC Viewer
8.3 Webmin簡介與安裝
8.4 Webmin常用功能操作
8.4.1 中文界面變更
8.4.2 創(chuàng)建Webmin管理賬號
8.4.3 創(chuàng)建Linux用戶賬號
8.4.4 變更密碼
8.4.5 設置任務調度
8.4.6 網絡配置設置
第9章 文件壓縮與解壓縮
9.1 以zip和unzip處理.zip文件
9.1.1 以zip創(chuàng)建.zip文件
9.1.2 以unzip命令進行.zip文件的解壓縮
9.2 以gzip和gunzip處理.gz文件
9.3 文件打包程序——tar
9.4 以compress和uncompress處理.z文件
9.5 以bzip2、bunzip2和bzip2recover處理.bz2文件
第10章 網絡基本管理
10.1 與網絡有關的設置文件
10.1.1 主機地址設置文件——/etc/hosts
10.1.2 網絡服務數據文件——/etc/services
10.1.3 xinetd與/etc/xinetd.config文件
10.1.4 允許與拒絕地址設置文件——/etc/hosts.allow和/etc/hosts.deny
10.1.5 網絡配置文件——/etc/sysconfig/network
10.1.6 主機搜索設置文件——/etc/host.conf
10.1.7 域名服務器搜索順序設置文件——/etc/resolv.conf
10.2 設置及調整網絡配置
10.2.1 網絡功能啟動命令——/etc/rc.d/init.d/network
10.2.2 網卡配置命令——ifconfig
10.2.3 設置網絡基本配置的程序——netconfig
10.2.4 以圖形界面設置網卡配置程序——netconf
10.2.5 簡易的網絡設置圖形工具——Network Configuration
10.3 顯示網絡狀態(tài)信息
10.3.1 顯示網絡統(tǒng)計信息命令——netstat
10.3.2 檢測主機連接命令——ping
10.3.3 顯示數據包經過歷程命令——traceroute
10.3.4 管理路由表命令——route
10.4 調制解調器撥號設置
10.5 常用的網絡命令與工具
10.5.1 登錄遠程主機命令——telnet
10.5.2 文件傳輸命令——ftp
10.5.3 發(fā)送在線信息命令——wall/mseg
10.5.4 收發(fā)電子郵件命令——mail/pine
10.6 安全聯(lián)機——SSH
第11章 Shell的重要性
11.1 Shell基本概念
11.2 Shell功能介紹
11.3 Shell環(huán)境變量介紹與設置
11.4 Shell設置文件
11.5 Shell腳本
11.6 使用Regular Expression(RE)
第12章 X Window系統(tǒng)
12.1 X Window系統(tǒng)簡介
12.2 XFree86簡介
12.3 設置XWindow系統(tǒng)
12.3.1 文字界面XFree86設置工具——xf86config
12.3.2 文字界面XFree86設置工具——Xconfigurator
12.3.3 圖形界面XFree86設置工具——xf86cfg
12.4 X Window系統(tǒng)的啟動
12.5 X窗口管理程序
12.6 整合式桌面環(huán)境——GNOME與KDE
第13章 軟件包管理工具——RPM
13.1 RPM基本概念
13.2 RPM的使用
13.3 圖形界面程序的使用
第14章 內核編譯探討
14.1 內核簡介
14.2 編譯前的準備工作
14.3 內核選項設置
14.4 內核編譯與安裝
14.5 模塊管理
附錄A Red Hat Linux 7.2安裝
附錄B Webmin 0.9支持的操作系統(tǒng)及版本
附錄C 參考網站
附錄D 本書使用命令到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