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語文》作為理工農醫(yī)類大學學生人文素質培養(yǎng)的基礎教材,是由上海市教委組織編寫的?!按髮W語文”是一門以祖國語言文學為載體、優(yōu)秀的民族文化為其精髓的基礎課、主干課。它是大學生學好其他專業(yè)課的前提課程,更是理工農醫(yī)科大學生提高人文素質的主要文化源泉。通過“大學語文”的教學,可以使學生盡可能多地了解中國文學發(fā)展的脈絡,掌握文學常識,熟記文學名篇,吸取傳統(tǒng)文化的精華;既能提高口頭表達能力和書面表達能力,也能激活思維,提高鑒賞水平,養(yǎng)成健康的審美情趣,從中獲得真善美的陶冶及正確的人生觀念、價值觀念?!洞髮W語文》的編寫,努力體現以下幾個特點:一、課程體系的嚴整性:縱向上,要使學生從作品即可看到幾千年中國文學的大致風貌及其演變的軌跡;橫向上,散文、詩歌、戲曲、小說等各類體裁兼?zhèn)?,有代表性的作家作品,凡適合作教材的,盡量選入;有些通常容易被忽略的作家,而其作品確實是美文的,我們也適當選入。此外我們還選了幾篇臺灣作家的代表作。這樣做的目的,一方面希望能比較準確地反映中國文學的總體面貌,另一方面也為了讓學生能充分受到民族文化精品的美學熏陶,使他們能更加熱愛自己的祖國和祖國文化,同時意識到他們自身的歷史使命,努力學習新的知識本領,投身于當前的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以創(chuàng)造出繼往開來的新時代的文化業(yè)績。二、出于上述體系的要求,《大學語文》在具體選材上盡力做到:準確精當(代表性)、有的放矢(針對性)、覆蓋面廣(歷史性)、信息量大(科學性)、文化含量高(美學性)。三、《大學語文》是作為理工農醫(yī)科大學學生人文素質培養(yǎng)的基礎教材使用的,因此不論是選文還是引導性文字(注釋、簡析等)的撰寫,都強調文學性、思想性、趣味性兼顧,以使學生獲得有用的知識和實際的能力為旨歸。我們希望《大學語文》能使教師覺得好用,一卷在手,有講頭,有發(fā)揮余地;尤其使學生感到好學,有可聽性可看性,耐咀嚼,能引發(fā)思考,既獲得精神享受,又從中學到讀寫的方法。這樣,學生就會過目難忘,終生受用。四、本教材所選篇目,有不少已被譜成樂曲,編成戲劇、影視,因此在教學中可以加大教育技術含量,采用課堂講解與播放CD、VCD碟片或錄音錄像帶相結合的方法,以收到直觀與聽講、感性與理性互相印證、互相融匯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