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序:也許,阿道夫,希特勒是20世紀撼動歷史的最具影響力的人物之一。在我們這個時代,毫無疑問,誰也沒有像他那樣毀滅了如此眾多的生靈和招來如此巨大的仇恨。他曾博得過廣泛的尊敬,也曾是數以百萬計人們的希望和理想。在他死后的三十多年間,無論是敵人還是朋友,對他的看法都沒有多大的改變。今天,我們對與他同時代的其他領袖人物——羅斯福、丘吉爾、墨索里尼、斯大林——的看法已經不同了,比較客觀了,但希特勒的形象卻仍與從前一樣。在希特勒的某些追隨者看來,他是一個英雄,一個失敗的救世主;在其他人眼中,他仍然是個瘋子,在政治上和軍事上是個蠢才,是個不可救藥的殺人犯。他的某些“成就”,純系通過罪惡的手段取得的。與許多人一樣,我本人的生活也曾受過希特勒的破壞,在寫他時,我盡力壓抑自己的感情,把他當作百年前的古人來寫。我會見過許多深刻了解希特勒的人物——有崇拜者,也有嘲笑者。許多人對不幸的過去侃侃而談,且談得很詳盡。數年前的那種一談到元首及其行徑便因害怕觀點會遭到歪曲而表現出來的吞吞吐吐的情形,現在已不復存在了。我與希特勒的副官們(普卡梅爾、貝羅、恩格爾、根舍、溫舍和舒爾茲)、秘書(特勞德爾·容格、格爾達·克里斯蒂安)、飛機駕駛員(波爾)、醫(yī)生(吉辛、哈塞爾巴赫)、第一個新聞發(fā)布官(漢夫施坦格爾)、軍事領導人(曼斯坦因、米爾契、鄧尼茨、曼特福爾、瓦力蒙)及他最崇拜的女人(里妮·萊芬斯達爾、特魯斯特教授夫人、赫侖納·漢夫施坦格爾夫人)等會見的次數不下250次。這些會見做錄音的就有幾十次,這些錄音帶現在國會圖書館內保存。會見時的談話,已列入本書的,其本人均讀過有關章節(jié)。他們不但作了修改,還提出了許多有益的建議。為了解開希特勒之謎,我還使用了眾多的文件、報告和專題研究文章:美軍反情報部的檔案,包括一個特工人員與希特勒的妹妹保拉的會見記錄;國家檔案局未發(fā)表過的文件,例如1918年對希特勒作的精神病之秘密報告;英國政府檔案館未公布過的文件;新近發(fā)現的戈林與納格萊里1924年至1925年的通信,這些信件為納粹與法西斯的關系提供了新的證據;希姆萊的秘密講話;未公布的日記、記錄、回憶錄等,包括希特勒的最年輕的秘書特勞德爾·容格的回憶,該回憶作了不少披露。我這本書沒有主題,書中若有什么結論,那都是在寫作過程中得出的,其中最有意義的也許是這點:希特勒要比我所想像的更復雜、更矛盾得多。格拉漢姆·格林筆下的一個人物說過:...[更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