榮譽《婦產科手術學》第1版(1973)、第2版(1992)由蘇應寬、劉新民主編。本書第2版,其介紹的手術學知識與技巧具有全面、精辟的特點而獲1996年度國家衛(wèi)生部科技進步成果三等獎。該書是國內廣大婦產科工作者,尤其是年輕醫(yī)師稱自修必備、不可不讀的一本極好參考書之一。由于其良好的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而于1998年再獲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首屆雙效益圖書獎”二等獎,并為該社建社45年以來首屆評出的10部精品書之一。這一殊榮的取得,首先應歸功于蘇應寬教授的貢獻。使命與創(chuàng)新《婦產科手術學》第3版的修訂計劃始地1998年獲“首屆雙效益圖書獎”之后,為滿足廣大讀者的需求,在該社的再三督促下,我們開始了前期醞釀。然而,意想不到的事件發(fā)生了,我尊敬的恩師,本書第一主編蘇應寬教授因突發(fā)心臟病而奪去了他寶貴的生命,享年80歲。山東醫(yī)科大學(現山東大學臨床醫(yī)學院),尤其他所在的山東省立醫(yī)院婦產科,包括我們《婦產科手術學》編寫人員都處于極度沉重的悲痛之中,該書的修訂計劃也因此擱置下來。在這種情況之下,組織修訂的重任自然落在我的肩上,為了使新版《婦產科手術學》更能滿足廣大讀者需要。尤其是使恩師蘇應寬教授在九泉之下放心、安息!作為主編的我化悲痛為力量,決心讓新版《婦產科手術學》在內容和形式上都要比第2版更上一層樓,使精品書再添光彩。如何組建編寫班子,把年富力強的青年骨干力量吸收到編寫人員中來;如何把近年來國內外婦產科手術的新理論、新知識、新手術、新技術、精辟簡明地融匯于新版《婦產科手術學》中;如何編排內容,更能滿足讀者需要,更便于他們理解、學習……。這些一直是在組織本書三版修訂編寫的工作時所求索的問題。在廣泛查閱國內、外文獻,緊密結合婦產科臨床實踐以及認真分析讀者閱讀需求之后,我們決定對《婦產科手術學》的編排進行大膽創(chuàng)新,在原體例適應證、禁忌證、術前準備、術后處理、體位、麻醉、手術步驟及注意事項的基礎上,根據臨床需要、手術學發(fā)展的趨勢,對每種較大的手術創(chuàng)設了“術前評估”和“手術探究”兩個大欄目,收集了近年國內、外婦產科手術方面的新理論、新知識、新手術、新進展等重要內容,使本版結構更加完善、內容更加豐富、實用。新版《婦產科手術學》還特邀了國內外著名婦產科學家郎景和教授、夏恩蘭教授、劉彥教授分別撰寫惡性卵巢腫瘤手術、宮腔鏡手術、腹腔鏡手術等章節(jié),將他們豐富的臨床手術經驗呈現給讀者。本書前言序言:“婦產科學手術”第一版與第二版,主編者劉新民教授雖名列蘇應寬教授之后,但劉教授能書善畫,為文字修改和繪圖制版做了大量的工作。不料正待醞釀修訂第三版時,平幸蘇應寬教授逝世,正如劉教授在新版“前言”中所述:“這一重擔就落在我的肩上”。事實確如此,我雖未及睹其全文,但檢閱了新版婦產科手術的詳細目錄,其中需重寫及大量修改的章、節(jié)不下數十余處,尤足道者為增添了總的“術前評估”與“手術探究”。前者為針對手術前術者與助手應想到、應做到所有相關問題;后者為探討了目前人們對各種手術操作的理解及手術操作步驟的科學性,內容涉及同一種疾病或同一種手術的各種不同手術途徑選擇、手術方式的比較,個體化手術的原則,手術中、手術后近期與遠期并發(fā)癥,以及手術給患者帶來的精神影響等問題。新版婦產科手術學文字總數約100萬;圖共約1500余幀,可稱洋洋大觀,為國內、外罕見精辟的婦產科手術學大觀。據劉教授談,為扶植中、青年婦產科醫(yī)師,參編者均為后起之秀中之佼佼者。劉教授之用心良苦,正符合蘇應寬教授駕鶴歸西我的挽聯中語:誼兼師友方期共育接班人情同手足正盼多出新人才劉教授不愧為山東大學臨床醫(yī)學院山東省立醫(yī)院的后起之秀和杰出人才之一,他不但承擔了蘇應寬教授遺志,而且盡職盡責地培育接班人與新人才,但要學到劉教授能書善面,豈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唯有努力、努力、再努力!不能圖僥幸心理,則終可獲得成就的。這是我對新參編婦產科手術學者們的告誡、期望與鼓勵,身體力行,千萬勿辜負劉教授的期盼!劉新民教授精心改編并增編的新版婦產科手術學出版后,各級醫(yī)療機構婦產科臨床工作者都應人手一冊,說明讀者們之學習精神,行見洛陽紙貴故樂為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