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四大發(fā)明”是中國古代文明的樗,“長征號”火箭就是中國當代高科技的象征;如果說“兩彈一星”是計劃經濟體制下中國高科技的半壁江山?!伴L征號”火箭就是市場經濟體制下中國撬開國際商業(yè)市場的經濟杠桿;如果說“神舟號”飛船是飄揚在中國高科技珠穆朗瑪峰的一面旗幟,“長征號”火箭就是將這面旗幟插上珠穆朗瑪峰的登山運動員。李鳴生,中國作家協(xié)會會員。中國報告文學會理事。巴金文學院院士。早年寫詩、小說、話劇,近十余年主要從事高科技題材報告文學創(chuàng)作。已出版“航天四部曲”《飛向太空港》、《澳星風險發(fā)射》、《走出地球村》、《遠征三萬六》及《中國863》、《國家大事》、《尋找“北京人”》等16部。曾獲第一屆,第二屆魯迅文學獎、兩次全國優(yōu)秀報告文學獎、“五個一”工程獎,中國圖書獎、馮牧文學獎等十余項全國獎。創(chuàng)作、合作的電視片有《長征號今夜起飛》、《祖國不會忘記》、《筑起新的長城》、《軍旅人生》等。中國是火箭的故鄉(xiāng),700年前就將火箭技術傳入世界。然而700年后的今天,中國再向世界推銷火箭,卻陰力重重,難上加難。面對國際國內的嚴峻形勢,中國航天悄然變軌,開啟封閉的大門……本書波瀾壯闊,氣勢沉雄,以酣暢的筆墨真實地記述了中國“長征號”火箭走出國門、與世界接軌的風險歷程;對國際發(fā)射市場的殘酷競爭做了深層次的透視;對國內航天面臨的矛盾做了大膽的剖析;對中美間的合作與沖突做了客觀的揭示;對中國航天人的感人故事,心路軌跡做了生動的描寫;對火箭、衛(wèi)星幾次大爆炸的內幕做了首次的披露。作品充滿了作者對中國航天的理性思考與深刻反思,既有史詩的品格,又有文獻的價值。這是作者繼“航天四部曲”之后的第五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