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á瘢д撘?、經濟學的性質1、經濟學的定義2、基本經濟問題3、基石研究方法二、需求、供給與價格1、需求2、供給3、均衡價格4、供求變化對價格的影響(Ⅱ)微觀經濟學:需求、供給與產品價格決定三、效用1、效用的定義與量度2、效用的基本假定3、無差異曲線4、效用最大化四、消費者行為與個人需求1、消費都需求函數(shù)2、收入變動對需求的影響3、價格變動對需求的影響4、個人需求曲線五、市場需求1、市場需求曲線2、需求的價格彈性3、需求的收入彈性與交叉彈性六、生產1、企業(yè)的目標與生產函數(shù)2、一種可變要素的生產函數(shù)3、兩種可變要素按不同比例變動的生產函數(shù)4、兩種可變要不是素按相同比例變動的生產函數(shù)七、成本1、生產要素的最優(yōu)組合2、成本核算的基本概念3、短期成本函數(shù)4、長期成本函數(shù)5、成本曲線的移位八、完全競爭市場價格的決定1、市場結構2、超短期均衡價格3、短期均衡價格4、長期均衡價格5、市場調整九、壟斷市場價格的決定1、壟斷的原因2、壟斷條件下的價格決定3、壟斷的后果4、壟斷的管制十、寡頭壟斷市場的價格決定1、寡頭壟斷市場的概念與特點2、寡頭壟斷市場的價格決定3、廣告與資源配置4、產業(yè)組織理論(Ⅲ)微觀經濟學:生產要素價格的決定十一、生產要素的需求1、生產要素需求的特性2、經濟租金3、邊際生產力理論4、生產要素價格變化的影響5、價格變化對生產要素需求的影響6、買方壟斷要素市場十二、勞動的價格1、時間分配2、勞動的供給曲線3、工資決定的其他因素十三、資本價格1、資本收益率2、投資理論3、耗竭性資源的價格決定(Ⅳ)微觀經常學:一般均衡、福利經濟學與政府的作用十四、一般均衡分析與福利經濟學1、一般均衡分析2、資源配置與艾吉渥斯盒形圖3、資源最優(yōu)配置的條件與完全競爭4、效率與收入分配的平等十五、外部效果與產權1、外部效果2、外部效果的傳統(tǒng)解決方法3、產權理論十六、共用品與政府的作用1、共用品2、共用品的需求與供給3、政府干預(Ⅴ)宏觀經濟學:國民產出的決定及其波動十七、宏觀經濟概述1、宏觀經濟問題2、主要宏觀經濟變量3、總需求與總供給十八、國民產出的概念和計量1、國民生產總值的核算2、從國民生產總值到可支配收入3、核算恒等式4、國民生產總值與經濟福利十九、總需求的兩個主要組成部分:消費與投資1、消費與儲蓄2、國民消費3、投資二十、國民產出決定理論1、古典理論與凱恩斯理論2、國民產出的決定3、國民產出變動的原因4、乘數(shù)二十一、財政政策、國際貿易與國民產出決定1、財政政策2、財政政策與國民產生決定3、財政政策乘數(shù)4、財政政策實踐5、開放經濟乘數(shù)二十二、總供給與國民出決定1、短期總供給與國民產出決定2、長期總供給與國民產生決定3、供給方面經濟學二十三、經濟周期:國民產出波動的原因1、經濟周期的階段與特點2、經濟周期的成因及其作用過程(Ⅵ)宏觀經濟學:貨幣、銀行和穩(wěn)定政策二十四、貨幣和銀行體系1、貨幣與銀行的歷史2、銀行存款的創(chuàng)造二十五、中央銀行與貨幣政策1、中央銀行的產生及其職能2、貨幣政策的目標、工具3、貨幣政策的作用過程二十六、貨幣需求與貨幣主義1、貨幣需求2、貨幣對國民產生的影響]3、貨幣主義二十七、財政-貨幣政策的相互配合1、財政赤字與財政-貨幣政策的相互配合2、公債與貨幣-財政政策3、IS-LM曲線分析(Ⅶ)宏觀經濟學:失業(yè)與通貨膨脹二十八、失業(yè)1、失業(yè)的影響與失業(yè)的計量2、失業(yè)的種類與原因3、自然失業(yè)率4、反失業(yè)政策二十九、通貨膨脹1、通貨膨脹的含義及其影響2、通貨膨脹的原因3、菲利普斯曲線4、通貨膨脹的抑制(Ⅷ)宏觀經濟學:經濟增長和國際經濟三十、經濟增長1、經濟增長模型2、經濟增長的趨勢與原因3、關于經濟增長的爭論三十一、國際貿易理論與政策1、國際貿易理論2、國際貿易的政策三十二、匯率與國際收支1、匯率2、國際收支均衡3、IS-LM-BP曲線綜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