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二十世紀中國傳統文化研究而言,顧頡剛的出現,可以說是具有某種十分特殊的意義。作為一位歷史學家和民俗學家,顧頡剛不僅在古史研究上取得了非凡成就,提出了“古史是層累地造成”的重要學說,而且還將自己在史學上創(chuàng)見運用到民俗學領域之中,并進而創(chuàng)建了極為重要的“演變法則”,使這一法則成為整個民俗研究中一直沿用至今的科學方法。這種歷史與民俗的互動性研究思路,使得顧頡剛無論在古史研究領域還是在民俗研究領域,都占有重要的學術地位。歷史與民俗學看似兩個不同的領域,其實在顧頡剛的學術思想中有著極為緊密的聯系。他著力研究孟姜女故事,主要目的就是“為研究古史方法舉旁證的例”。其研究結果也表明,一切傳說中記載的古史現象都是不可信的。他的這種新疑古派的思想與方法,以及對民間文藝進行動態(tài)考察的眼光,都曾給后人以巨大影響。特別是他在研究中所涉及到一些神州中的人物和事件,至今仍成為不少學者的研究課題。我們編選的這本《顧頡剛經典文存》,是從顧頡剛已出版的全部著作中精選出來的,主要偏重于古史學和民俗學等方面的論述與思考,它可以為廣大讀者尤其是青年學生在人生的道路上提供一面思考的鏡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