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第一章 漢代以前的外感熱病學說
第一節(jié) 《素問》《靈樞》不以“傷寒”名篇
第二節(jié) 《難經》“傷寒有五”的廣義學說
第三節(jié) 《傷寒例》與“傷寒有十”
第四節(jié) 《傷寒論》如何處理傷寒與溫病
第五節(jié) 華佗的傷寒“六部傳變”學說
第二章 晉唐時期的寒溫論爭
第一節(jié) 王叔與外感熱病
第二節(jié) 《肘后方》與《小品方》的爭論
第三節(jié) 《諸病源候論》演繹溫病
第四節(jié) 孫思邈與外感熱病學說
第五節(jié) 《外臺》《醫(yī)心方》按病日列方
第三章 宋元溫病概念的演化與爭鳴
第一節(jié) 韓祗與解表不用仲景方
第二節(jié) 龐安常辛溫發(fā)汗加涼藥
第三節(jié) 朱肱等探討六經實質
第四節(jié) 郭雍認為發(fā)于春季皆溫病
第五節(jié) 劉河間、張子和創(chuàng)論辛涼解表
第六節(jié) 許步微、尚從善八綱辨?zhèn)?br /> 第七節(jié) 王好古對外感熱病的貢獻
第四章 寒溫論爭引發(fā)金元醫(yī)學爭鳴
第一節(jié) 金元之前詳于外感略于雜病
第二節(jié) 河間從外邪立論治多寒涼祛邪
第三節(jié) 易水創(chuàng)論內傷雜病功在補益
第四節(jié) 后世遙承易水創(chuàng)腎命水火之論
第五章 錯簡與補亡論下的寒溫論爭
第一節(jié) 王安道在寒溫論爭中的地位
第二節(jié) 陶華論溫病不可作寒醫(yī)
第三節(jié) 吳又可著成《溫疫論》
第四節(jié) 方有執(zhí)、喻嘉言倡言《傷寒》錯簡
第五節(jié) 柯韻伯將《傷寒論》引伸到雜病證治
第六章 現代廣義溫病向廣義傷寒回歸
第一節(jié) 明末清初溫病學說的勃興
第二節(jié) 清代溫病不取仲景定義
第三節(jié) 寒溫論爭的關鍵在于解表
第四節(jié) 傷于寒與感于溫病因說的比較
第五節(jié) 熱癥證治的進步與寒濕學說的互補
第七章 中西結合背景下的外感熱病的學說
第一節(jié) 中西醫(yī)論爭下的外感熱病學說
第二節(jié) 中西醫(yī)團結時期的外感熱病學說
第三節(jié) 中西醫(yī)結合時期的外感熱學病學說
第四節(jié) 縛住“瘟神”之后
附:試論中醫(yī)基本理論內核的合理性
代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