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匯集了眾多同學在多年學習實踐中苦苦摸索出來的實戰(zhàn)經驗,且大多為首次披露。我們?yōu)槭裁匆帉戇@樣一部書呢?這有如下幾個原因:首先,這是一本專講實踐問題,而非泛談理論問題的書??串呉槐緯?,僅僅是有理論上的收獲而實踐中的問題依然如故,是不行的,至少是有欠缺的。如今人們固然需要研究素質教育、知識經濟以及教育改革的書,但或許更需要可以指導人們解決在素質教育、知識經濟以及教育改革中存在的實際問題的書。用古人的話說,這叫“坐而論道不如起而行”。而這些中國學生的寶貴經驗,不恰恰是可以適應這一形勢的嗎?其次,這是一本專講“怎么做”而非空談“做什么”的書。據(jù)中科院院士歐陽予先生講,“國外把技術訣竅稱之為know—how,意即知道怎么干?!笨梢?,要解決實踐中存在的種種問題,就必須知道具體怎么干的步驟或程序。這是相當關鍵的。比如說,同學們都愿意學習好,可究竟具體怎么做,才能夠促進學習呢?又比如,同學們都要做習題,可又應該如何做,才能夠取得最佳收益呢?其實,人人都清楚應該做什么,但問題就在于未必人人都清楚應該怎么做。因此,不少人認為,閑話莫講,廢話少說,大話、空話更是不要提起,就請多講幾句具體應該怎樣去做的真話、實話好了。而這些經過實戰(zhàn)考驗的成功經驗,不恰恰是可以滿足這一需要的嗎?再次,這是一本專說中國學生的經驗而非泛論外國學生的體會的書。應該說,學習的革命如同中國的社會革命一樣,也有一個“馬列主義”與“中國實際”相結合的問題。換言之,不僅應知道怎么做,還應知道在中國究竟應該怎樣做。而這些中國普通學生的學習之道,不恰恰是可以符合這一條件的嗎?為了方便大家的閱讀和理解,本書每個題目下均分設了“適用對象”、“診病開方”和“專家點評”這樣幾個欄目。“適用對象”指出本題最適合解決什么樣的難題;“診病開方”即重點介紹相關的經驗和具體的做法;“專家點評”是從理論上進行一點解說和闡述。說句實話,“適用對象”說的未必就條條準確,“專家點評”講的也未必就句句科學,但有一點,就是“診病開方”中所介紹的,的的確確是一些十足珍貴的方法。這都是些具體的方法而非抽象的理論,都是些實施的步驟而非泛泛的議論,是每一個人都可以拿來就學,學了就用,用了即可收立竿見影之功效的。稍稍夸張一點說,簡直稱得上是些可以醫(yī)治百病的偏方,令人拍案叫絕的絕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