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第1章 緒論
1.1 背景
1.2 后果評價方法概述
1.3 我國核應急組織的基本職能及其在后果評價方面的任務
1.4 我國核呈故后果評價軟件的開發(fā)
參考文獻
第2章 后果評價方法的輻射防護基礎
2.1 相關基本概念
2.2 輻射防護概念體系
2.3 劑量學基礎
參考文獻
第3章 源項
3.1 源項及其確定方法
3.2 基于工況的源項估計
參考文獻
第4章 風場模式
4.1 概述
4.2 風場診斷模式
4.3 風場預報模式
參考文獻
第5章 擴散模式
5.1 描述污梁物擴散的兩種方法
5.2 高斯模式的應用與分析
5.3 隨機游走粒子-煙團模式
參考文獻
第6章 劑量模式
6.1 劑量模式概述
6.2 應急階段防護行動評價
6.3 應急階段行動建議
6.4 中長期階段防護行動評價
6.5 中長期階段行動建議
參考文獻
第7章 后果評價方法的應用
7.1 后果評價軟件系統(tǒng)
7.2 系統(tǒng)結構及軟件平臺
7.3 用戶操作臺
7.4 地圖數字化和地理信息數據庫
7.5 評價程序基本功能
7.6 結果輸出和數據處理
7.7 網絡應用
參考文獻
第8章 核應急決策支持系統(tǒng)RODOS
8.1 背景與目標
8.2 系統(tǒng)結構框架
8.3 項目的組織
8.4 STEPS系統(tǒng)
8.5 應急防護措施的決策分析
8.6 不確定性分析與數據同化
8.7 RODOS PV 40
8.8 RODOS的安裝運行
8.9 未來發(fā)展
8.10 RODOS在我國的引進與開發(fā)應用
參考文獻
第9章 后果評價方法發(fā)展展望
9.1 國內技術現(xiàn)狀
9.2 我國后果評價領域展望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