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對民法基本理論、民事法律關系、民事主體、法律行為制度、代理制度以及時效和期間進行了系統(tǒng)研究,并就民法總則中一系列重大?贍鹽侍?,染楍法的袨氖、基瘪x頡⒚袷輪魈宓奶逑?、法律行为的建构、代理权的袨氖、诉缩r斃Ы炻男Ч忍岢雋碩賴郊?。客趵?,1960年2月生,湖北省仙桃市人。1981年獲湖北財經學院法學學士學位;1984年獲中國人民大學法學碩士學位;1989年2月至1990年2月赴美國密執(zhí)安大學法學院進修,1990年獲中國人民大學法學博士學位?,F任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副院長、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中國人民大學民商事法律科學研究中心主任(教育部唯一指定的全國唯一的民商法重點學科基地)。曾獲“中國有突出貢獻的博士學位獲得者”、“十大杰出青年法學家”、“北京市先進工作者”稱號,并獲中國人民大學第二屆吳玉章獎學金優(yōu)秀教學獎和第一屆中韓青年學術獎。主要學術成果:主編司法部本科統(tǒng)編教材《民法·侵僅行為法》、《人格權法新論》、21世紀法學系列教材《民法》、全國律師資格考試指定教材《民法》、以及多本本科,研究生教材和高級法官班教材;副主編司法部大專統(tǒng)編教材《民法教程》、《中國民法》;專著《違約責任論》、《侵權行為法歸責原則研究》、《司法改革研究》、《物權法論》、《合同法新論·總則》;合著《民法新論》(上、下冊)、《民法·侵權行為法》、《人格權與新聞侵權》;編著《合同法疑難案例研究》、《中國民法案例與學理研究》(四卷)等案例教材;發(fā)表論文集《民商法研究》(1至4輯)和學術論文六十多篇;翻譯、整理了數百萬字的外國民法資料,編印了兩本《外國民法論文集》。其中《民法新論》(上、下冊)獲北京市高等學校第二屆哲學社會科學中青年優(yōu)秀成果獎、高等學校出版社優(yōu)秀學術專著優(yōu)秀獎;《民法教程》獲司法部部級優(yōu)秀教材獎;《民法·侵權行為法》獲北京市第三屆哲學社會科學優(yōu)秀成?冉薄⒌諶炱脹ǜ咝S判憬灘慕?;《葼q袢ǚㄐ侶邸坊竦誥漚熘泄際櫧纜勱?;《侵权行为法归扎劖则研究》获全国高等学校人渭{緇崢蒲а芯坑判慍曬冉?;《全民所有制企业国家所有权问题的探處一沃\本┦姓苧緇崢蒲Ш駝哐芯坑判慍曬冉保弧豆賾諼夜鍶ǚㄖ貧ㄖ械娜舾梢贍鹽侍獾奶健芬晃幕瘛爸泄ㄖ浦貳鼻嗄攴ㄖ坡畚畝冉?。客趵鹘淌谧鳛椤吨腥A人民共和國民法典》起草小組重要成員,目前正在進行物權法的起草與深入的理論研究工作。其負責的六項國家重點科研項目,已完成五項,成果受到廣泛好評。民法總則是統(tǒng)領民法典為民法各個部分共同適用的基本規(guī)則,也是民法中最抽象的部分。本書在深入把握民法總則國外立法和理論研究發(fā)展趨勢的基礎上,對我國民法總則的立法與司法實踐經驗進行了全面的梳理和總結,對民法中各基本范疇進行了清晰的界定。本書對民法基本理論、民事法律關系、民事主體、法律行為制度、代理制度以及時效和期間進行了系統(tǒng)研究,并就民法總則中一系列重大疑難問題,如民法的性質、基本原則、民事主體的體系、法律行為的建構、代理權的性質、訴訟時效屆滿的效果等提出了獨到見解。全書體系完整科學,內容新穎翔實,構建了我國民法總則理論體系。本書對我國民法方法論進行了開拓性的研究,初步建立了我國民法方法論體系,為適用民法提供了清晰的思路。同時,作者對司法實踐中重大疑難問題的深入研究,對于司法實踐也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