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導論
1.1 國際經濟學與現(xiàn)實生活
1.2 國際經濟學的對象和方法
1.3 本書的主要內容和結構安排
第一篇 國際貿易理論
第2章 比較成本與國際貿易的基礎
2.1 國際貿易的早期理論分析
2.2 比較成本理論
2.3 用簡單模型表述比較成本理論
2.4 比較成本的評價與比較優(yōu)勢原理
第3章 生產資源稟賦與國際貿易
3.1 資源稟賦理論的假定和出發(fā)點
3.2 資源稟賦狀況與進出口貿易模式
3.3 國際貿易與生產要素價格均等化
3.4 資源稟賦理論的舉例和圖解
第4章 當代國際貿易理論
4.1 列昂惕夫之謎
4.2 產品周期與國際貿易
4.3 代表性需求理論
4.4 產業(yè)內貿易理論
第5章 貿易條件
5.1 貿易條件的含義與計量
5.2 國際貿易中的供給與需求
5.3 貿易條件的均衡分析
第6章 經濟增長與國際貿易
6.1 生產要素的增長
6.2 生產技術進步
6.3 經濟增長與貿易的變動
第二篇 國際貿易政策
第7章 貿易政策——理論和現(xiàn)實的演變
7.1 國際貿易政策的功能和特點
7.2 自由貿易和保護貿易
7.3 贊成貿易保護政策的理論
7.4 關于貿易保護對象的選擇
第8章 關稅體制及經濟分析
8.1 關稅的基本類型
8.2 關稅的經濟效應
8.3 關稅結構分析
第9章 其他貿易政策措施
9.1 限制進口的非關稅壁壘
9.2 數(shù)量限制和補貼的經濟效應
9.3 出口鼓勵和出口限制
第10章 國際貿易與經濟發(fā)展戰(zhàn)略
10.1 國際貿易對經濟發(fā)展的影響
10.2 貿易與發(fā)展中國家的戰(zhàn)略選擇
10.3 出口不穩(wěn)定性與經濟發(fā)展
第三篇 外匯與國際收支調節(jié)
第11章 外匯市場與匯率
11.1 外匯和匯率
11.2 外匯市場
11.3 匯率的決定
第12章 國際收支平衡表
12.1 基本概念和會計原理
12.2 國際收支平衡表的主要內容
12.3 國際收支平衡表的基本分析
……
第四篇 生產要素流動與經濟一體化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