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國杰,男,1928年1月生,河南內鄉(xiāng)人?,F(xiàn)為中國人民大學哲學系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倫理學會會長,曾任國務學位委員會第二屆哲學學科評議組成員,第三、四屆哲學學科評議組召集人,中國人民大學副校長等職。主要研究方向倫理學原理、中國傳統(tǒng)倫理、思想品德教育。主要著作有《羅國杰文集》、《以德治國與公民道德建設》、《道德教育與價值導向》、《倫理學》(主編)等,在《人民日報》、《光明日報》、《哲學研究》等報刊上發(fā)表論文300多篇。TOP目錄 導 論:論以德治國的歷史、理論與實踐 一、關于德治和法治的關系1. 以德治國是對依法治國的進一步肯定和強有力支持2. 以德治國不是超越法制3. 以德治國不是與依法治國針鋒相對的另一個治國方略 二、關于德治和人治的關系1. 儒家內部都程度不同地承認刑罰在社會生活中的作用2. 儒家的德治思想是儒家道德理想的體現(xiàn)3. 法家的法治:人治的另一種表現(xiàn)形式4. 今天的德治與古代的德治的根本區(qū)別 三、關于德治的內涵第一章 中國古代德治思想演進的歷史軌跡 一、從“敬德保民”到“為政以德”1. 中國古代德治思想的雛形2. 春秋戰(zhàn)國時期的德治思想 二、從“唯法為治”到“德主刑輔”1. 從商鞅變法到韓非的“以法代德”2. 對秦亡教訓的反思與漢代的德法觀3. 董仲舒的德治思想 三、古代“德治”實例考1. 漢代的“以孝治天下”2. 唐代的“貞觀之治”3. 扶植佛道,柔化人心4. 宋代的“五常是理”5. 中國古代的道德教育制度第二章 中國古代德治思想的體系及其核心 一、民為邦本的德政理念1. 得民心斯得天下2. 安民富民3. 省刑寬民 二、為民表率的吏德思想1. 選賢任能,知人善任2. 廣開言路,納諫從善3. 力戒奢靡,清廉自守 三、德教為先的教化思想1. 教民以禮2. 教民以樂3. 移風易俗 四、自我完善的修養(yǎng)思想1. 修身的綱領和步驟2. 修養(yǎng)的方法第三章 中國古代德治的歷史特點第四章 西方傳統(tǒng)德治的歷史演進和基本特點第五章 以德治國的內涵辨析第六章 德治與法治的關系辨析:傳統(tǒng)、關系形態(tài)、科學精神第七章 德治與人治的關系辨析:從儒家重德治亦不排斥法治談起第八章 德治與人治的關系辨析:從德治與儒家的政治倫理理想談起第九章 德治與人治的關系辨析:從法家法治思想與人治和德治思想的關聯(lián)談起第十章 德治與加強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第十一章 德治與規(guī)范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第十二章 德治與發(fā)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第十三章 德治與干部素質提高第十四章 德治與學校人才培養(yǎng)第十五章 德治與“三德”建設第十六章 德治與社會環(huán)境建設后記 TOP 其它信息 裝幀:平裝頁數(shù):424 版次:1開本:32正文語種: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