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思和,原籍廣東番禺,1954年出生于上海。1993年評為復旦大學中文系教授,中國現代文學博士點導師?,F任人文學院副院長、中文系主任,兼任《上海文學》主編。研究方向為中國20世紀文學、中外文學關系和當代文學批評等。90年代相繼提出“當代文學中的戰(zhàn)爭文化心理”、“民間文化形態(tài)”、“共名與無名”、“文學史上的潛在寫作”等文學史理論觀點,并于1988年參與發(fā)起“重寫文學史”,1993年參與發(fā)起“人文精神尋思”討論,這些學術成果和活動對于更新傳統學術和文化觀念、推進當代文化建設產生了積極影響。著有各類學術著作如學術傳記《人格的發(fā)展——巴金傳》,文學史專著《中國新文學整體觀》、《中國當代文學史教程》(主編),編年體學術文集《筆走龍蛇》、《談虎談兔》等十余種,并有《陳思和自選集》行世?!恫菪募肥顷愃己蜑榱思o念去年去世的母親而寫的。這本學術隨筆集內容既涉及到真切的親情師誼,又廣泛論及中國現當代文學的前沿課題。作者深情地回憶母親的慈愛與關懷,記述賈植芳先生和任敏之間感人至深的夫妻情意。書中還收入了作者重新闡釋現當代文學中的世界性因素的文章,如對海派文學傳統的勾勒,對閻連科、莫言、張煒等人小說的深入探討等。另外,還多處談及當代文學批評和人文精神的現狀,給人啟發(fā)良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