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故宮珍世故為代表的皇家珍寶的流徙過程,也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遞變和傳過程?;始艺鋵氂痴罩鴼v史的輝煌,也記載著民族和國家的恥辱。圍繞這一切展開的所有故事都動人心魄。人性和美好丑陋、崇高卑劣交替學繹。睹寶思人,物是人非;對寶思史,慧心踴躍。舊話重提,頗有“把酒話桑麻”的味道。胡明剛,青年作家。20世紀60年代出生,浙江天臺人。1985年開始寫作,在《中華散文》、《文藝報》、《文學報》、《光明日報》、《江南》、《北京文學》等報刊發(fā)表小說、散文隨筆、詩歌、報告文學等各類作品400余篇計80萬字。著有《蛤蟆居隨筆》、《天臺行旅》等書?,F(xiàn)在北京從事文化工作。本書所談及的基本是出于皇家或藏于宮廷或直接與皇家有些關系的古玩珍寶的幫事趣聞。北京的琉璃廠,原來是一處為宮廷制作琉璃瓦的地方,多少帶有一些皇家的氣息。在晚清前后,來自清宮的皇家珍寶也紛紛流落到這里,然后輾轉于民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