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本超前的書,它是最早研究廣告的學術專著。這是一本創(chuàng)新的書,它常讀常新,回味無窮。馬歇爾·麥克盧漢是20世紀最富有原創(chuàng)性的媒介理論家之一。他那獨特的人格魅力、非凡的感知能力將他推上了國際舞臺,使他成為信息時代的先知?!稒C器新娘》初版于1951年。有了這本書,麥克盧漢的現代大眾傳播最杰出、最風趣批評家的地位,就確立下來了。這是一本超前的書,是最早研究廣告的學術專著。那時的學界普遍認為,廣告、漫畫和小報毫無意義,不能登大雅之堂。學者們對大眾文化的態(tài)度常常是譏諷和蔑視。麥克盧漢脫離學者的窠臼,用嚴肅的態(tài)度研究大眾文化,并對大眾文化和社會做了深刻的批評,盡客這些受到學界的詬病。這是一本創(chuàng)新的書,它的形式新穎:59篇文章都配上圖片,包括廣告、漫畫、海報、書刊封面;每一篇文章都配上幾句俏皮話,作為探索的手段,以激發(fā)讀者的思考。這是一本意蘊深刻的書。譏諷和勢利的文字指向社會生活的許多方面:廣告、娛樂、電影、教育、運動、機器、報紙、汽車、漫畫、西部片和肥皂劇等。這是一本經典之作,透露出深刻的文化批評和社會批評,文字幽默,態(tài)度嚴肅,調侃而不古板,戲謔而不僵硬。不得其妙的人把它當做不入流的“低額頭”或“中額頭”,其實這是“高額頭”才能欣賞的藝術杰作。他用了象征派詩歌的“并置”、報紙的“拼合”、“馬賽克”的拼圖、偵探小說的倒敘、電影的蒙太奇、電視的閃回、修辭的暗喻、譏誚的雙關,把語言的表現力發(fā)揮到無以復加的地步。在“另類”的手法和靈動的文字背后,其實跳動著一顆悲天憫人的博愛之心。麥克盧漢不但是電子時代的先知先覺,而且是大眾文化的先知先覺。半個世紀之前,他研究大眾文化的第一部專著《機器新娘:工業(yè)人的民俗》(以下簡稱《機器新娘》)不僅受到冷遇,而且差一點胎死腹中,出版社舉棋不定,整整給他拖了6年!他的研究仿佛是來得太早了。麥克盧漢給世人留下的著作十余種,最著名的代表作有3部:《機器新娘》,講工業(yè)人和廣告;《谷登堡星漢璀璨》,講印刷人;《理解媒介》,講電子人。他批判工業(yè)人,悲嘆印刷人,贊美電子人。誠然,他的世界聲譽在1964年出版《理解媒介》之后才迅速崛起;但是早在50年代,他就已經在北美大陸廣為人知了。經過半個世紀的世事滄桑,《機器新娘》這本書還有價值嗎?回答是肯定的。電子時代雖已來臨,工業(yè)世界并未死記亡,工業(yè)時代閃耀的廣告明星還在每日每時轟炸我們,大眾文化的滾滾洪流巨浪排空,有可能淹沒我們。如果不想被摧毀、被淹沒,不想成為可憐的獵物,我們還要研究它們、理解它們、利用它們。關于廣告和流行文化對人的負面影響,麥克盧漢1951年版《機器新娘》的自序,開篇就給讀者一個當頭棒喝:“有史以來第一次,在我們這個時代里,成千上萬訓練有素的人耗盡自己的全部時間,只求能打入集體的公共頭腦。打進去的目的是為了操縱、利用和控制;旨在煽起狂熱而不是給人啟示,這就是他們的意圖。由于在腦子里留下持久的烙印,大家處于無助的狀態(tài),這就是許多廣告造成的后果,也是許多娛樂造成的后果?!?978年以后,尤其是20世紀90年代中期以來,新聞與傳播教育和大眾傳播事業(yè)在中國如日中天。但是新聞學與傳播學是舶來品,我們必須承認,到目前為止,80%學術和思想資源不在中國,而日見人多勢眾的研究隊伍將80%以上的精力投放到雖在快速發(fā)展、但是仍處在“初級階段”的國內新聞與大眾傳播事業(yè)的研究上。這兩個80%倒置的現實,導致了學術資源配置的嚴重失衡和學術研究在一定程度上的膚淺化、泡沫化。專業(yè)和學術著作的翻譯雖然在近幾年漸成氣候,但是其水準、規(guī)模和系統(tǒng)性不足以擺脫“后天失調”的掛尷尬。我們知道,新聞學產生于新聞實踐。傳播學則是社會、政治學、心理學、社會心理學等學科以及新聞學相互融合的產物。因此,“新聞與傳播學譯叢·大師經典系列”選擇的著作,在反映新聞學研究的部分代表性成果的同時,將具有其他學科淵源的傳播早期經典作為重點。我們并不是以所謂的“經驗學派/批判學派”和“理論學派/務實學派”劃線,而是采取觀點上兼容并包、國別上多多涵蓋(大致涉及美、英、德、法、加拿大、日本等國)、重在真補空白的標準,力爭將20世紀前期和中期新聞學的開創(chuàng)性著作和傳播學的奠基性著作推介出來,讓讀者認識和關注其思想的原創(chuàng)性及其內涵的啟迪價值。作者簡介:馬歇爾·麥克盧漢(1911—1980),信息社會、電子世界的先知,20世紀的思想巨人。他一生勤于學問,拿了百個學位,寫了十余種書,留下幾百萬珍貴的文字,代表作有《機器新娘》、《理解媒介》、《谷登堡星漢璀璨》等。他一生完成了幾次重大的學術轉向,從工科轉向文學、哲學、文學批評、社會批評、大眾文化研究、媒介研究,成為多倫多傳播學派的旗手和主帥。他提出的“技術媒介決定論”、“地球村”等理論,給人文學科留下了一筆豐富的遺產。他的思想現在仍然對若干學科產生影響,尤其是對媒介研究、現代藝術和符號學產生著重大的影響。目錄:麥克盧漢自序50周年版序第1篇報紙頭版第2篇新聞嗅覺第3篇跳芭蕾舞的盧斯第4篇革命無恙第5篇深深的撫慰第6篇木偶麥卡錫第7篇豪華飯店里的圣賢第8篇聽節(jié)目的自由第9篇時尚的書第10篇與杰斐遜把酒共歡第11篇犯罪無益第12篇技藝第13篇行政能力第14篇走向失敗第15篇明白如話第16篇偉大的書第17篇蓋洛普民意測驗第18篇市場研究第19篇艾米麗·波斯特的禮儀第20篇男女合校第21篇貧窮的富人第22篇杰出男人第23篇討人喜歡第24篇小阿布納第25篇孤兒安妮第26篇撫養(yǎng)父親第27篇金發(fā)焊婦第28篇無畏的眼神第29篇全身光鮮第30篇仰視兒子第31篇吸引眼球第32篇鏡中女第33篇丈夫的選擇第34篇使情緒波動的魔力第35篇淹死的人第36篇實驗室的聲音第37篇愛神裝配線第38篇機器新娘第39篇超人第40篇人猿泰山第41篇作為靜物照的尸體第42篇從達芬奇到福爾摩斯第43篇在家的第一頓早餐第44篇理解美國第45篇自由——美國風格第46篇可樂與美女第47篇鼓手美人第48篇叢林法則第49篇教育第50篇我是硬漢第51篇維持運轉的代價第52篇殺死裁判第53篇我就是《人權法案》第54篇自戀的硬漢第55篇博加特英雄第56篇波莉安娜式的《讀者文摘》第57篇漫畫自有黃金屋第58篇瘦身曲線第59篇西部片與肥皂劇譯者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