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是我們承擔的山東省高等教育面向21世紀教學內容和課程體系改革項目“漢語應用語言學”(教材)的研究成果。語言研究的終極目的是用語言規(guī)律來指導語言實踐,提高語言理解和表達的功效。最初的語言研究,理論與應用并沒有劃分開,這主要是由于語言學不夠發(fā)達,還沒有劃分開的必要。19世紀初,語言理論方面的研究和應用方面的研究開始分化,作為應用語言學一個分支的語言教學同當時著重探討歷史問題的語言學分了手。20世紀以來,語言科學得到了進一步的發(fā)展,適應社會發(fā)展、科技進步的需要,語言應用研究和理論研究明確地區(qū)分開來,包括語言教學問題在內的應用語言學也因此得到了迅猛的發(fā)展。本教材由聊城師范學院語文教學論研究所陳黎明教授提出構思設計。為了避免與現行《現代漢語》教學內容的重復,不談漢語語音、詞匯、語法的基本理論,而是從漢語語音、詞匯、語法的特點談語文教學;為了切合語文教學實際,增加了“篇章的特點與語文教學”、“語感的特點與語文教學”;為了彌補現行語言類課程對學術新成果介紹的不足,對語義學、語用學、心理語言學、社會語言學,尤其是具有漢民族語言特色的文化語言學的基本理論、成果也作了概要的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