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種獨特的文化現(xiàn)象,宜興陶瓷文化有著深厚歷史淵源和豐富的內涵。中國宜興陶瓷博物館長期來更是成為中外陶藝家重要的創(chuàng)作實習基地,完備的設施和濃厚的學術氣氛,為陶藝人才學習提高技藝和展示陶藝成果,提供了一個寬廣的平臺。上海辭書出版社新近推出由宜興陶瓷博物館編纂的大型圖文工具書《陶苑掇英——中國宜興陶瓷博物館陶瓷藝術集錦》讓人更細致、更全面地了解歷史悠久的宜興陶瓷文化和當代陶瓷藝人絢麗璀璨的陶瓷藝術。 由中國國家博物館館長潘震宙先生題寫書名的《陶苑掇英》集中展示了館藏陶瓷藝術和當代陶瓷藝術的精品。書后的索引能方便地檢索到書中所收藝術大師、藝術工作者的生平和作品。 館藏陶瓷藝術部分所精選的中國宜興陶瓷博物館館藏的宜興各個歷史時期、各個門類的代表作品,均極其珍貴。被譽為“五朵金花”的紫砂陶、青瓷、均陶、精陶和彩陶早就稱譽海內外。宜興紫砂陶堪稱陶瓷一絕。清代著名女藝人楊鳳年的代表作品“風卷葵壺”,是國內外博物館唯一收藏的作品;顧景舟大師的“提璧茶具”等三件作品,也是國內博物館所僅見。青瓷雖沒有紫砂那么耀眼,但同樣有著顯著的特色。吳克強高級工藝師的“窯變羊尊”,以其傳統(tǒng)典雅的造型和艷麗的窯變釉,成為不可多得的傳世精品。均陶的“釉下堆花”是陶都獨特的裝飾工藝。楊耀生所制的“堆花大缸”,為現(xiàn)存宜興堆花工藝最完整、最有代表性的作品。精陶作為宜興陶瓷的一個新品種,它集陶與瓷的優(yōu)點于一體,色彩顏麗,堅韌耐用。徐安碧大師的書法掛盤,以其蒼勁和嫻熟的陶刻,展現(xiàn)了當今精陶藝術的典型風格。彩陶是傳統(tǒng)釉陶基礎上創(chuàng)造出的一種陶器裝飾,陶瓷雕塑家周國楨的“臥豹”,更以逼真的藝術花釉和抽象的造型,成為陳設藝術陶瓷中的力作。 當代陶瓷藝術部分收錄了當代162位優(yōu)秀高中級專業(yè)人士、中青年陶瓷藝術工作者、民間有影響的紫砂藝人的代表作品464件,其中入選藝人均以簡潔的文字介紹了他們從藝經歷和獨特的創(chuàng)作風格。他們善于充分利用各種陶瓷的特性來表現(xiàn)作品的韻味與內涵,在繼承傳統(tǒng)技藝的基礎上,不斷地開拓創(chuàng)新,使作品立意新穎、別具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