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因年老,腦力日衰,捉筆也不穩(wěn),寫點東西已十分費力?!痘貞浹┓濉返木幷邊s給我送來了該書的日錄和資料,要我為書作序。雪峰同志是我難以忘卻的戰(zhàn)友,我們有著深深的相知和密革的交往。所以幾經躊躇,勉力寫下幾句話,以供編者和讀者參考。雪峰同志是一個優(yōu)秀的共產黨員,是參加過長征的老戰(zhàn)士,為中國革命作出了許多貢獻;他又是著名的無產階級文藝理論家和作家、詩人,為發(fā)展我國的文藝事業(yè)作了巨大的貢獻;他還是魯迅的忠誠學生和戰(zhàn)友,和魯迅一起發(fā)起和主持了“左翼作家聯(lián)盟”,在魯迅逝世前的半年里,他一直是在魯迅身邊,是他具體領導和安排了魯迅的葬儀,后來他又學習和宣傳魯迅,為捍衛(wèi)我國文化革合的主將魯迅的光輝旗幟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他的為人,正如其中,雪山之峰,崇高潔白,忠誠無和私,光大磊落,肝膽照人。可是,這樣一位好同志,后來卻受到了極大的冤屈,經受了近二十年艱難痛苦的歷程。但是,在逆境中他沒有消沉,在這近二十年里,他始終默默而又勤奮地工作著,直到黯然長逝。雪峰同志生前沒有能實現重新回到黨 的懷抱的心愿,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后,他的沉冤才終于得到昭雪。黨對他作出了正確的結論,給兇以很高的評價,許多熟悉他的戰(zhàn)友和同志,都回憶了他戰(zhàn)斗的一生,使他這一顆被埋沒了的珍珠,重新閃耀出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