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寞與快樂的時候,誰都喜歡把自己的寂寞和快樂傾訴給每一個人,于是寂寞因為傾訴而變得淡起來,而快樂卻會因為傾訴變得更加濃烈。現(xiàn)實的風雨雷電太殘酷,只能用太多掩飾來保護我們的身軀和靈魂。有以示人的,往往是一張戴著面具的臉,心靈被越來越厚重的陰霾包裹,包裹得喘不過氣來,找不到出口。這時候,傾訴就成了最佳選擇。傳統(tǒng)的傾訴一般是這樣的——在適合的地點,遇到合適的人,談到合適的話題。但是這種傾訴是很在乎地點與對象的,沒有優(yōu)美的環(huán)境、沒有耐心的聽眾,傾訴就會大煞風景,變得哀怨而拖沓。往往聽的人按耐不住心煩意亂,講的人盡管說得精彩,但是沒有聽眾的喝采與開導,最終哀怨的人越來越哀怨,悲傷的人越來越悲傷,即使傾訴的是快樂與幸福,也會變得索然無味,漸漸地喪失快樂與幸福。這樣的傾訴,不但沒有了效果,反而起了反作用。當網絡橫空而出的時候,內心憋悶的人們終于找到了另一種傾訴的方式,另一個心靈的出口。誰都可以自由的傾訴,自由的發(fā)泄自己心中的情緒。而聆聽者更是不計其數,他們積極的涌動著,用文字和你呼應著,或贊同或反對,或同情或嘲笑,多姿多彩,與現(xiàn)實的聆聽者相比,沒有一點應付和虛偽。褪下現(xiàn)實的面具,穿上網絡的馬甲,在一個虛擬的世界里,記錄真實的自己。在現(xiàn)實的真實下,他們不得不掩藏起真實的自我,而在虛擬的世界中,我們反而能夠無所畏懼。愛了,痛了。走了,想了。離了,散了。做了,忘了。將愛痛離散記錄下來,用文字來傾訴心中的喜怒哀樂。在網絡上,誰也不會知道你是誰,你可以放下現(xiàn)實的沉重包袱,自由的表達。敲下最后一個回車鍵,坦然出一口大氣,然后欣欣然躲在顯示器面前,沖上一杯醇香的咖啡,等待著聆聽者粉墨登場。這樣的傾訴,輕松而自然,不用掩飾,不用矯情。這樣的文字,不用很美麗,只要表述,只要真實。這樣的心情,雖獨享寂寞,卻不孤單,卻不難耐。這個時候,你開始做了最真的自己。完全不用在意聆聽者的看法和心情,一切都是屬于自己的,無論快樂,還是悲傷。在網絡中穿行,看到他人和自己心情吻合的記錄文字,于是自然而然就會停下來,在他人的傾訴中感受自我的存在,也當一回聆聽者。席慕容說:在長長的一生中,歡樂總是乍現(xiàn)就凋落,走得最急的都是最美的時光。歡樂太短,總是不經意間偷偷溜走。在網絡上記錄下來,等到憂傷的時候,翻起久違的文字,重溫過去的快樂,看看曾經和自己一起快樂的那些朋友,于是悲傷淡了,快樂又重新涌上心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