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品李肇星新版詩庥,覺得套用詩論上現成的美學術語,顯得窄仄了些。清人趙翼有詩曰:“少時學語苦難圓,只道功夫半未全;到老方知非力取,三分人事七分天。”正像馮驥才在為李肇星早前出版的詩文序中寫到的“才華有如春草,充滿著一種從大地里迸發(fā)出來的渴望”,又說“最好的序應是一種讀后感”。我在閱讀時也隱隱覺得,用現在的理論去解讀李肇星的詩,似乎是一種不著邊際的虛妄;面對這片詩的汪洋,興嘆之余,只能匆匆拾撿起那些引起深思的點點滴滴。李肇星1940年10月生于山東;1964年畢業(yè)北京大學。1959-1964年北大學學習;1964-1967年北京外國語學院研究生班進修;1967-1968年中國人民外交學會科員;1968-1970年在山西離石、江西上高等地的干校和廣州軍區(qū)汕頭牛田洋農場勞動鍛煉;1970-1977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