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偉大的祖國有五千年的悠久歷史。中華民族在廣袤富饒的土地上,以其偉大的創(chuàng)造力、強大的生命力和巨大的凝聚力,世代繁衍,生生不息,以其博大恢宏的民族精神,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一部熠熠生輝的中國歷史儼然就是培養(yǎng)我國青少年熱愛祖國、熱愛人民、熱愛中國共產黨和熱愛社會主義思想感情的教科書。 我們編輯出版的這套普及性的中國通史故事《新編中華上下五千年》,上冊起自古代神話傳說至后漢三國時期,中冊自兩晉南北朝至南宋滅亡,下冊自元朝至新民主主義革命開端的五四運動。這部系統(tǒng)完整的歷史讀物,以事件和人物為主線。以事件為主線,就能以具體感人的題材,生動活潑而又順序全面地勾勒出歷史面貌的完整體系。以人物為主線,是因為“江山代有才人出”,燦若群星的歷代“才人”凝結著炎黃子引、改造世界的不朽功業(yè),他們留給后人的不僅有永不磨滅的寶貴遺產,更體現了我們民族偉大而且崇高的精神。他們是后人特別是青少年效法學習的良師楷模。這部書對于樹立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無疑會產生良好的教育作用和影響。本書以細膩生動的筆觸,具體簡潔的敘述,形象感人的刻畫,深入淺出地將浩繁的史籍,活脫出一個適應現代青少年和廣大讀者閱讀的氛圍。把思想性、知識性和可讀性融為一體,以期引起讀者,特別是青少年讀者的興趣,是我們制作本書的初衷和力求形成的特色。 歷史是不能割斷的,史料是不能修改的,對古人當然不能從某種需要出發(fā)加以理想化。按照歷史唯物主義觀點,實事求是地對待歷史事件和人物,是我們注意遵循的一個原則。當然編寫這類歷史讀物不能不涉及到作者的一些態(tài)度、看法和感情。我們覺得在行文過程中,字里行間滲透著自己的一些愛憎、褒貶也是無可厚非的。因此就沒有大發(fā)議論的必要了。把一些適于議論的空間留給我們的讀者去分析和思考吧。他們應該學會對歷史事件和人物,獨立地、客觀地、具體地分析的本領,不能停留在誰是好人,誰是壞人,好人一切都好,壞人一切都壞,不如此就是咄咄怪事的水平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