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孝經與四書:宋明儒學的意…
02河西走廊:西部神話與華夏…
03民國時期道教內丹學研究
04英吉利教會史(120年珍藏…
05狄奧尼索斯
06元代佛教史論
07造物中展現的神的智慧(1…
08神話學文庫·凱爾特神…
09康德《判斷力批判》細讀
10佛說摩利支天菩薩經(一函…
[古羅馬] 奧古斯丁 著,章雪富 編,石敏敏…
《論靈魂的偉大》包括奧古斯丁三篇早期重要作品:《駁學園派》(386年)、《…
可購
[美] 傅士德Richard J.Foster 著
《生命的洗練》——屬靈操練禮贊,是一本靈修經典,書內探討了十二種靈修操練…
李翎 著
瑜伽女指的是瑜伽士修行中,身體內性力和陰性動力的象征。流行于怛特羅瑜伽學…
張玉皎 著
藏傳佛教對女性的重視關系到佛教信仰的本質和結構?!恫貍鞣鸾膛杂^研究》從…
[明] 班禪·索南扎巴 著
《格丹格言》(藏漢對照繪圖本)全書共125首詩,內容都是辨別“智者與愚人”…
[清] 貢塘·丹白準美 著
《水木格言》(藏漢對照繪圖本)是藏族格言詩中非常重要的一個部分,又譯為《…
王輔仁 著
《極簡藏傳佛教史》根據王輔仁先生的授課講稿整理而成,先生以簡明通俗的語言…
薩班.貢噶堅贊 著,仁增才郎 譯
《薩迦格言》成于13世紀上半葉,全書共分9篇,包含格言詩457首,既有安邦治國…
賴永海 著
《佛法真義》從“佛教的真精神”“佛法智慧”以及佛教的歷史三個維度,以“什…
山西教育出版社 編
本叢書包括《漢魏兩晉南北朝佛教史卷》《隋唐五代 佛教史卷》《宋元明清佛教…
注 著,王孺童 譯
《金剛經》《心經》在佛教中的地位之高不言而喻。它們不僅體現著原典精神和獨…
楊曾文 編
《中國佛教基礎知識/“中國五大宗教基礎知識”系列叢書》是一本有關佛教的普…
荊亞玲 著
《漢譯佛典文體特征及其影響研究》將漢譯佛典文體納入漢語史研究的視野,從語…
沈衛(wèi)榮 著,史金波,杜建錄 編
盡管藏傳佛教曾流行于西夏和蒙元王朝是一個早已為人所知的事實,但是治西夏學…
蔣歡宜,韋小寧 編
作者從歷史地理學的角度,對梵凈山及其毗鄰的湘西地區(qū)進行文獻研究和實地考察…
王恩洋 著
王恩洋的唯識學著作,大致可分為三類,每一類數量都很可觀:1. 概論性的著作…
呂澂 著
本文集主要選編呂澂先生唯識學方面的文章,茲作簡要說明: 一、內編:直接討…
韓清凈 著
為了方便讀者更容易接觸清凈居士的著作及了解其唯識思想之概要,特策劃出版此…
福建省政協民族和宗教委員會,福建省民族和…
本書介紹福建省的多處著名佛教寺院,概述了其各自的建筑、造像、文化、宗教人…
聶鴻音,孫伯君 著
《華嚴經》的傳行在唐武周時代(684-705)進人鼎盛,中原佛教的“華嚴宗”也…
李艷 著
唐代佛教史籍是唐代僧俗學者為實現弘法護教目的而編撰的佛教史著作,包括傳記…
班禪額爾德尼·確吉堅贊 著,才項多杰…
十世班禪額爾德尼·確吉堅贊(1938-1989),杰出的藏傳佛教領袖、國務活…
[馬來] Siridhamma尊者 編,黃寶英 譯
“喜馬拉雅文庫”作為藏文化中具體系的業(yè)務出版品牌,是國家民委“十二五”“…
普慧 著
作者將佛教與中國文學的研究集中起來,從學術高度客觀考察和分析這個結合階段…
(南宋)釋祖琇,楊權 整理
《隆興佛教通論》是現存中國z早的佛教編年體通史,目前國內已佚,僅日本有藏…
劉桂榮 著
中國佛教禪宗產生于唐中期,至宋代已盛行,其思想對宋代繪畫藝術有很大影響,…
學愚 編
《佛教文化與海上絲綢之路》是一本全英文論文集。所收論文立足于對佛教經典的…
韓廷杰 著
《成唯識論》為《唯識三十論頌》之注釋書,乃法相宗所依據之重要論書之一。公…
蕭萐父 著
《大乘起信論》中心思想為論證“如來藏”(真如)與世界萬物的關系和勸人信奉…
李錦全 著
宗密撰寫《原人論》歸結到會通三教的圓融思想,屬于華嚴宗的經典。對宋明理學…
董群 著
《正法眼藏》也是一本高水平的禪宗指南,是人們學習禪宗思想的重要史料。之所…
高偉 著
過去幾年來,閑來無事時曾在中國、印度、尼泊爾、泰國、柬埔寨、臺灣、日本實…
蘇軍 著
本論是古印度小乘佛教說一切有部的重要論書。它以法勝的《阿毗曇心論》為藍本…
魏常海 著
本書是注釋《十地經》的著作?!妒亟浾摗返幕緝热菔钦撜f菩薩修行成佛所必…
劉成有 編
《東亞佛學評論(第四輯)》是中央民族大學東亞佛教研究中心舉辦的“法藏與東…
孫昌武 著
本書依據孫昌武先生2009年在香港中文大學開設佛教文學課程所用講義修訂而成。…
楊白衣 著
《俱舍論》是該攝《婆沙論》的精髓,以“理長為宗”的態(tài)度撰述的論典,所以既…
梁慶寅 著
《牟子理惑論》是中國最早的佛教論書。作者自設賓主,以問者和牟子各為一方,…
于凌波 著
唯識學,是大乘佛教法相宗的宗義?!段ㄗR三頌講記》是把詞意艱深的唯識理論深…
曹虹 著
《洛陽伽藍記》一書是以作者所親見親訪的洛陽寺宇為對象,對洛陽全城寺宇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