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人是造物中最崇高、最完善、最美好的
第二章 人的終極目標在今生之外
第三章 今生只是永生的預備
第四章 永生的預備有三個階段:知道自己(并知萬物),管束自己,使自己皈依上帝
第五章 這三者(學問、德行與虔信)的種子自然存在我們身上
第六章 假如要形成一個人,就必須由教育去形成
第七章 人最容易在少年時期去形成,除了這種年齡就不能形成得合適
第八章 青年人應該受到共同的教育,所以學校是必需的
第九章 一切男女青年都應該進學校
第十章 學校教育應該是普遍的
第十一章 在此以前沒有一所完善的學校
第十二章 改良學校是可能的
第十三章 改良學校的基礎應當是萬物的嚴謹秩序
第十四章 教導的嚴謹秩序應當以自然為借鑒,并且必須是不受任何阻礙的
第十五章 延長生命的基礎
第十六章 教與學的一般要求;即一定能產生結果的教與學的方法
第十七章 教與學的便易性原則
第十八章 教與學的徹底性原則
第十九章 教學的簡明性與迅速性原則
第二十章 科學教學法
第二十一章 藝術教學法
第二十二章 語文教學法
第二十三章 道德教育的方法
第二十四章 灌輸虔信的方法
第二十五章 假如我們想要按照真正基督教的法則去改良學校,我們就應為學校排除異教徒所寫的書籍,至少用來也得較之以往更加小心一點
第二十六章 論學校的紀律
第二十七章 論學校根據年齡與學力的四重區(qū)分
第二十八章 母育學校素描
第二十九章 國語學校素描
第三十章 拉丁語學校素描
第三十一章 論大學
第三十二章 論教導的普遍和完善的秩序
第三十三章 論實行這種普遍方法的前提
后記
附錄
夸美紐斯對幾個重要教育問題的主張
——紀念夸美紐斯誕生365周年
揚·阿莫斯·考門斯基(夸美紐斯)的生平和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