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提要本書是由鐘道隆將軍在江蘇、遼寧、上海等電臺發(fā)表的關于英語和電腦學習的講話基礎上提煉和補充而成,較全面地介紹了他的獨特而有效的學習方法和思想方法。全書共分四章,分別講述了:學習是現(xiàn)代人生存和生活的需要;學習成功的樂趣;“干一行鉆一行愛一行”,享受應用知識的樂趣;“三信三不迷信”,努力掌握英語和電腦兩大工具,腳踏實地走向成功之路。本書適合大中學生、教師、家長以及所有想學習成功卻不得其門而入的片斷:2.迎接時代挑戰(zhàn)現(xiàn)在世界已經進入信息化的網絡社會,社會發(fā)展一日干里,知識發(fā)展與更新極快。即使是畢業(yè)以后所從事的工作正好與所學的專業(yè)對口,也仍然會在工作中碰到許多在校期間沒有學過的知識,要想勝任工作,必須邊工作邊學習,通過自學獲取新知識。剛從學校畢業(yè)的人特別要注意擺脫“在學校里沒有學過,我不會”的心理狀態(tài),而要樹立起“學校里沒有學過就自學”的思想。因為就一個人一生的總體知識而言,在小學、中學和大學里所學知識是很小的一部分,而且主要是基礎知識。實際工作中的大量知識,只有通過自學才能掌握。認識到信息化的網絡社會飛速發(fā)展的形勢后才會有學習緊迫感,才會精神振奮,才會抓緊時間進行學習。認識不到緊迫感的人不但認識不到自己已經遠遠地落在了時代的后面,反而會把別人努力學習追趕時代的做法看成是“有超前意識”。例如我國改革開放以后,不少人深感英語和計算機知識的重要,因而急起直追,拼命學。但是到了90年代,仍然有人把學習英語和計算機知識說成是“有超前意識”,其實他們已經遠遠地落后于時代的發(fā)展了。有了緊迫感,就會珍惜各種難得的學習機會。要知道對于任何一個級別的學校,一生中你只能上一次(例如只能上一回中學,上一次大學),所以機不可失,時不再來,必須十分抓緊才行??墒?,不少人,尤其是缺乏生活經驗的學生,不太了解各種學習機會是多么的難得,因而也就不能很好地珍惜大好的學習時光。例如通過高考,百里挑一地被錄取進了大學,應該說是很難得的受高等教育的機會。但是有的人卻產生了“松一口氣”的思想,有的認為進了大學就是進了就業(yè)的保險箱,學習上得過且過,“60分萬歲”,因而學習成績不理想,有的甚至被淘汰。他們走向社會以后,一定會后悔不已。人生的旅途猶如運動競賽,是一場拼搏,是一個力爭上游的過程。學習猶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而且從小學到中學,所受的教育是一個完整的體系,缺少哪一個環(huán)節(jié),以后都會時時感覺到。例如有的大學生微積分學得不好,究其原因,與中學代數(shù)學得不好有密切的關系。今日社會,是一個飛速發(fā)展的社會,各種專業(yè)知識更新很快,要想成為一個能跟上時代發(fā)展的現(xiàn)代人,必須樹立終身教育的思想,隨時關注與自己所從事的專業(yè)有關的國內外進展情況,抓緊一切學習機會提高自己。學而后知不足,一個不斷學習的人清楚地知道需要學習的知識太多了,比自己強得多的人有的是,因而就會以他們作為自己追趕的目標,以獲取知識作為自己最大的志趣,就不會自滿,就會保持旺盛的進取精神。為了對今天飛速發(fā)展的社會有一個形象的比喻,一些學者對大時間尺度進行壓縮轉換,提出了“最后7分鐘”的說法。本書前言前言1990年到1994年筆者在某大學從事教學領導工作期間,看到一些學生與在職人員受不良社會風氣的影響,有厭學情緒,認為“學不學無所謂”或“學習太苦太累”,在得過且過中虛度寶貴的青春年華。筆者在長期的學習與工作實踐中深深感受到了學習的樂趣:通過刻苦努力鉆進了知識的寶庫而有所領悟,回到現(xiàn)實生活中又有所用,實在是一件樂趣無窮的事。因此經常不厭其煩地向青年學生與在職人員講話,介紹筆者所感受到的學習樂趣,號召他們在年輕的時候刻苦學習,為將來事業(yè)有成與搞好本職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每當看到有的青年人受我的鼓動,提高了學習自覺性時,我都感到由衷的高興,反過來又更進一步激發(fā)起我講話的熱情。不論是在職人員,還是學生,也不論是大學生、中學生還是小學生,也不論人多人少,只要有要求,我都講。同一內容,一遍一遍地講,說服別人努力學習和工作已成為自己的追求和最大的樂趣。隨后講話的范圍擴大到校外,1994年在江蘇人民廣播電臺主講了以如何開發(fā)中小學生智力為題的系列講座,1995年在遼寧人民廣播電臺主講了《鐘道隆治學方法系列講座》,1996年在上海人民廣播電臺發(fā)表了關于學習英語與電腦的講話。本書就是在這些講話的基礎上形成的,以《學習成功的樂趣——從學會英語與電腦說起》為名。本書不是一般形式的政治思想讀物,它是一本激勵人們努力學習的書,一本鼓勵人們在平凡工作崗位上成才的書。書中對于各種問題的論述,始終緊緊圍繞一個總的出發(fā)點——如何使讀者認識學習的極端重要性,從而激發(fā)起刻苦努力學習的自覺性,用積極的態(tài)度去對待各種消極的因素。而只要這樣去做,一定會享受到學習成功的樂趣。全書共四章,第一章“知識就是力量”論述學習的必要性與刻苦鉆研基本概念的極端重要性;第二章“普通人學習成功的樂趣”介紹筆者45歲自學英語口語成功、52歲自學電腦成功、57歲提高記憶力成功以及其他人學習成功的實例;第三章“崗位成才”論述只要安心平凡工作并注意理論聯(lián)系實際,就能在平凡的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成績,享受到成功應用知識的樂趣;第四章“三信三不迷信”介紹“信努力,不迷信天才”、“信自己,不迷信他人”、“信基本功,不迷信速成”等觀點。本書中所講的一些觀點,并不是筆者一人閉門造車的產物,而是在不斷與聽眾與讀者探討過程中逐步形成的,是從筆者耳聞目睹的事例中概括出來的。例如“三信三不迷信”的觀點是在與一些學習有困難的同學討論過程中形成的,“最佳環(huán)境論”就是在與幾位不太安心本職工作的大學畢業(yè)生交換意見過程中形成的,“安心平凡工作的動力從哪里來”是筆者從一位長年工作在平凡的通信維護工作崗位上做出成績后,變不安心為安心的大學生的口中直接聽來的,如此等等。趁此書出版之際,向所有幫助過我的人表示感謝。筆者畢竟是從事技術工作的,寫此類書實屬班門弄斧,不當之處在所難免,誠懇地希望讀者批評指正。鐘道隆1997年8月于清華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