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出版社出版的《語言文字規(guī)范手冊》,“把歷年來頒布、實施的有關語言文字方面的國家級標準和部級標準,以及有關部門發(fā)布的規(guī)定,匯集成冊,供大家查檢”,對言文字的規(guī)范化、標準化起到了很好的推動作用,受到廣大讀者的歡迎,發(fā)行量很大。與此同時,不少讀者也提出了如果能再編一本配合《語言文字規(guī)范手冊》的比較實用的、能解決一些實際使用中的問題的書就更好了。 于是語文出版社的同志委托我和幾位同行,編一本輔助性的書,主要解決讀者在語言文字的使用中經常遇到而又不好定奪的問題。讀者對象主要定在中小學師生以及一般的讀者,內容圍繞《語言文字規(guī)范手冊》文件的精神編寫,所以我們把這本書叫做《實用語文規(guī)范知識小詞典》,表示與《語言文字規(guī)范手冊》既有聯(lián)系,但又不同。叫“小詞典”,是因為現(xiàn)在用的是編詞條的辦法,這樣可以就一些知識點來作有關的說明。關于知識點,我們盡量找中小學語文界經常討論的使用中的實際問題。在這方面,北京史家胡同小學和北京二中的領導和語文老師給了我們許多幫助。史家胡同小學的老師南春山、謝鳳蘭、孫蒲遠、王陵和北京二中的老師李楠、李震、李慧琴為我們擬了一些詞目。這些知識,客觀上對有高等文化的教師、作家、編輯、記者大概也有一定的用處。不瞞大家說,我們專門從事語言文字規(guī) 范研究的同志,碰到這些問題,有時候也要翻書查一查才放心。還要說明一點,這本書里大約有百分之十的條目是專為外國學生學漢語寫的,例如“鐘點表示法” “年、月、日、星期的表示法”“錢數(shù)的表示法”,不少條目的內容也考慮到了他們的需要。詞目名稱不是嚴格的詞典的詞目,便于稱說而已。內容涉及語法、語音、語義、詞匯、修辭、字形、標點、數(shù)字用法等。一般不是系統(tǒng)介紹,而是就有關的使用中容易搞錯的方面作一些說明。說明一個問題可能涉及語法、語音等若干方面,所以我們沒有按類排序,而是按漢語拼音排序。容易搞錯的方面,往往是語言的連續(xù)段或者交叉部位,正是要花力氣研究探討的方面,研究探討要有功力,要費時間。有的雖然有了一些定論,清楚地表述出來也不很容易,何況有的還沒多少定論。我們發(fā)覺,有的的確沒有多少說道,例如“抉擇”不要寫成“決擇”,“寒 暄”不要寫成“寒喧”,“之于”不要寫成“諸于”。有的即使有公論,還是要提出一些簡便的方法。例如記住“自覺學習”四個字,也就把“學字頭”和“黨字頭”的字分開了;記住“競賽”和“竟然”,大致可以類推“競、競”的用法了;記住“截至”就是“截止到”,一般不會把“截至、截止”用混了。有時候說一些公論似乎還不夠,而且某些所謂定論恐怕還需要斟酌,我們就多說了一些。例如比較積極地提請大家注意“永遠”作定 語的現(xiàn)象,如“永遠的井岡山、永遠的老師、永遠的王洛賓”。還如對時下不少媒體把“不盡如人意”說成“不盡人意”提出明確的批評。我們覺得,不限于僅僅介紹定論,對讀者有用,但是難免說了一些不一定是定論的話。兩者難以兼顧,我們還是取了對讀者有用的做法。補救的辦法是:我們繼續(xù)研究,歡迎批評,以后有機會了修訂?,F(xiàn)在332個詞條,實際上多半是還需要進一步研究的題目。從更大的范圍來說,語言連續(xù)段或者交叉部位的情況,本來是研究的難點也是值得發(fā)掘的富礦。誤用的規(guī)律,也是很有引誘力的開發(fā)區(qū)。從這個角度來說,這本書一定程度上也是研究者的一份資料。這本書是一本實用的手冊,還不是學術性比較強的著作,可是我們很珍惜這個編寫工作。我們探討過規(guī)范的理論,我們在前人論述的基礎上提出過“規(guī)范就是服務”,而且要及時有效地為各個層次的人的多方面的需要服務。我們認為,沒有什么人或者沒有多少人要跟語言規(guī)范化過不去,主要是在實際使用中碰到許多問題不很知道怎么辦。我們編寫這本書,是體現(xiàn)“規(guī)范就是服務”的一個很好的機會。這本書快要編完的時候,我收到我的朋友關英偉的一封長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