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忍冬信札2024:遇見家鄉(xiāng)的…
02南京文獻精編:金陵梵剎志…
03巴渝唐詩之路的文化緣起與…
04吳門醫(yī)派
05晉江民間僑捐碑刻拾遺
06南京文獻精編:首都計劃
07適應與變遷:旅游場域中的…
08千秋四川賦
09花山巖畫的訴說
10南京文獻精編:秦淮廣紀(…
李延聲 著
畫冊《神工》是畫家李延聲先生為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代表性傳承人所作的畫像集。畫…
可購
吳新星 等著
本書通過對195個案例的深度研究,總結了新時代以來蘇州在基層黨建、全過程人…
李志峰 龐希云
本書以越南漢文小說為主要研究對象,從人類命運共同體視域下對越南漢文小說的…
吳根友
《我們的文明與世界的文明》是“文明對話論叢”系列繼《我…
(法)弗朗索瓦茲·多爾多
本書精選法國精神分析家弗朗索瓦茲•多爾多有關兒童教育的文章。多爾…
[美]埃里克·韋納(Eric,Weiner) 著,…
作為駐外記者,埃里克·韋納多年來在伊拉克、阿富汗和印度尼西亞等…
叢斌,黃瑞亭
本書在梳理大量文獻基礎上,詳細介紹了中國古代各個朝代(先秦、秦、漢、唐、…
(明)陳獻章
《白沙先生詩近稿(一函二冊)套裝上下冊》是陳獻章晚年自選編年詩集,收錄自…
賈慧如 著
元代類書上承唐、宋,下遞明、清,是元人應時代、社會和文化需要,對當時和前…
王振國,張樹劍,杜鋒
本書主題為“出土醫(yī)學文獻與文物”,主要以出土文獻為關切…
王慶福 著
本書是國內從國際傳播視角解讀紀錄片創(chuàng)作的高校教材,內容涵蓋在國際傳播視野…
孫皓暉
《強勢生存:中國原生文明的核心力量》力圖重新發(fā)現(xiàn)中國文明的生命力,為國家…
洪振寧
本書分為三個部分,編:永嘉學派概況。介紹永嘉學派的基礎知識,敘述永嘉學派…
郭永明
《蒙古部族服飾圖典》是內蒙古民俗文化學者郭雨橋先生傾十七年之功,跨涉十余…
劉余莉
暫缺簡介...
李華君
本書以“中國故事的跨文化對話”為邏輯核心,通過理論梳理、案例驗證、實證研…
劉建軍、歐方力
本書共七章十六節(jié),從“學在思維”課堂的內涵、特征、關鍵…
張志雄
去巴黎游完,你是選擇個人游還是跟著旅行團? 多年前,作者通過朋友結識了法…
杜澤遜
《國學茶座》的創(chuàng)刊目標是“普及國學知識,發(fā)表國學新見,培育國學…
“上城教育高質量發(fā)展系列叢書”編委會編著…
本書從學習者的角度出發(fā),在闡述“思維課堂”研究的過程、…
人民日報海外網(wǎng) 編著
本書為人民日報海外版《我在中國當大使》專欄結集。2019年,海外版、海外網(wǎng)策…
楊楊
(英)瑪麗·沃斯通克拉夫特 著,李博…
《北歐書簡》為沃斯通克拉夫特書信集。1795夏天,為了挽救與情人伊姆萊的關系…
李侃,陳曦編著
《碑與帖》是一套摘要版的字帖,含殷商至晚清碑帖135篇。碑的部分采用集字手…
郭丹 主編
本書對福建傳統(tǒng)文化的源流、傳承、發(fā)展概貌做了系統(tǒng)介紹,并按閩都文化、莆仙…
果美俠
本書旨在整合北京地區(qū)博物館資源,展現(xiàn)北京文化事業(yè)發(fā)展成 果,增強人民文化…
王玉英 主編
《網(wǎng)絡文化研究》第3輯,以網(wǎng)絡文化為主要內容,刊發(fā)相關研究成果,帶動網(wǎng)絡…
高書生 著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實施國家文化數(shù)字化戰(zhàn)略”,這一戰(zhàn)略的實施,涉及文化旅…
陳丕武 選釋;韋柳宇,陳紋潔 譯;尹紅,關…
《詩經(jīng)選譯》(漢柬對照)節(jié)選《詩經(jīng)》中具代表性的100首,精確釋析,精心翻…
朱青峰
從2003年算起,中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保護工作已經(jīng)整整地走過了16個年頭。在這…
王單單
主編 徐錦江,執(zhí)行主編 劉春
本書圍繞當前電影產(chǎn)業(yè)多方突圍的策略、路徑與趨勢,邀請多位專家學者,聚焦2…
徐錦江 主編 ;李艷麗 執(zhí)行主編
本書以“文化交流的生命圈:中心與邊緣,交錯、交流與創(chuàng)新&rdq…
葉淺韻
中共中央黨?!爸腥A文明與中國道路研究”項…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是中華文明的智慧…
范紅,慕玲著
《城市傳播》從傳播學基本理論出發(fā),整合城市學、旅游學、營銷學、藝術學等相…
崔玉松
劉悅笛 趙強
本書旨在以中國傳統(tǒng)美學為切入點,以“上篇:生活成美”&…
李素英 著
士人向來被視為傳統(tǒng)社會的精英分子,在中華民族的發(fā)展史上扮演了至為重要的角…
林茨 著
傳統(tǒng)的中國畫是中國五千年燦爛文明的重要篇章。這種以毛筆、墨、絹紙為主要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