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博物館里看文明:圖解北京…
02石器的印記
03南京文獻精編:建康古今記…
04蘇州評彈
05筆走龍蛇:刻在石頭上的千…
06馮夢龍與江南文化
07南京文獻精編:首都計劃
08蘇州詩詠
09宣平方言研究
10西藏語言(全四卷)
銅陵市人大常委會教學科學文化衛(wèi)生工作委員…
銅陵,位于安徽中南部,長江下游上南岸。方志和史料記述,歷史悠久,因銅聞名…
可購
古小松,方禮剛
本論文集精選了與海洋文化相關研究領域知名研究學者的學術論文14篇,分為&am…
王喜民
黃河,祖國的母親河。在2020年10月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建設黃河國家文化公…
譚新紅
《東坡文化研究》由譚新紅主編、海南大學海南省東坡文化研究與傳播中心主辦,…
北京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 著
·
周濱
本書從日本榮西禪師來宋朝留學開始說起,引出禪茶文化及其背后的一整套飲食體…
陳曦
《中國印象:大美云南》以中英文對照的方式,輔以精致秀美的插圖,將云南的自…
北京市中山公園管理處,中國文物學會20世紀…
該書從新舊與古今兩個維度,講述了中山公園承載的百年歷史,收錄了朱啟鈐建立…
楊源 著
·美麗鄉(xiāng)村建設與文旅融合發(fā)展之道傳統(tǒng)民族服飾在民族地區(qū)文旅融合…
崔延強
選題是中希文明互鑒中心擬撰寫的國內以文明交流互鑒為主題的年度發(fā)展報告,聚…
仁懷市酒文化研究會
仁懷是一個有著900多年建縣史的城市,位于貴州省西北部,赤水河中游,大婁山…
《文明互鑒》是由中希文明互鑒中心創(chuàng)辦集結的、以文明交流互鑒為主題的學術研…
婁建源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旅游”和“文化&rdquo…
周憲 主編,陳勇 副主編
本書為南京大學人文社會科學高級研究院院刊第八期,收錄2019年至2020年在院內…
《希臘研究》作為中希文明互鑒中心旗下的專業(yè)性輯刊,在同仁們的集體努力下,…
譚淵
本書重點聚焦中國文化在德語世界的傳播,分析了中國傳統(tǒng)文化典籍的西傳、中國…
GDTOday
廣東共有21個地級市,是全國擁有地級市至多的省份。這21座城市,各美其美,各…
魯迅、豐子愷
豐子愷曾為魯迅的9部經(jīng)典小說(包括《阿Q正傳》《祝?!贰犊滓壹骸贰豆枢l(xiāng)》《…
鄭逸文 主編
從立春的第一縷春風,到冬至的皚皚白雪,二十四節(jié)氣如同二十四位優(yōu)雅的詩人,…
劉亞林
《周易》從漢代就被確立為群經(jīng)之首,后一直無改,足見其地位之高。本書約33萬…
蔣建國
如果說報刊是時代與社會的鏡像,讀報人的記錄是鏡像投出的光影,那么,南京國…
葉照,安迪斯晨風
昆侖山,自古就有“萬山之祖、萬水之源”“中華…
李有成
本書為李有成教授過去三十余年學術論文的自選集。 共收入論文二十四篇,關注…
閱讀產(chǎn)生知識,知識催生信仰。晚清的報刊閱讀是一場“靜悄悄的革命…
Robert S. Lynd
林德夫婦的《中鎮(zhèn)》為1920年代美國典型工業(yè)小鎮(zhèn)的居民生活提供了一幅獨特畫像…
殷墟博物館、小象漢字 編著
《殷墟日歷 2025》,是殷墟博物館全方位呈現(xiàn)殷墟出土文物的主題日歷。以&…
陳進國
《于胥斯原:鄉(xiāng)族、風水與地方記憶》本書繼承了中國社會經(jīng)濟史學“…
耕而陶
本書是作者多年來習茶路上一些隨筆的集結,觀而有感,隨性而述,由六大茶類的…
樓宇烈著 李四龍編
本書是樓宇烈先生歷年發(fā)表的學術論文和講演稿合集,一共包含25篇文章。它以&…
劉伊思夢
暫缺簡介...
費伊-邦德-艾伯蒂 著 張暢 譯
有人說,孤獨是21世紀的流行病。我們想方設法擺脫孤獨,它卻依然如影隨形。孤…
熊安鋒,陽軍
第一章 茶廉文化概述1.1 茶廉文化的定義與內涵1.2 茶廉文化的歷史淵源與傳承…
朱天曙
這是一部系統(tǒng)講述古代書法理論和品鑒歷史的著作,以漢魏六朝書論的生成與價值…
王強
漢字不僅是書寫的工具,更是文化的載體,每一個漢字都包含著豐富的歷史文化信…
(美) 夏頌
《戲劇的誘惑》從社會政治、文化意識形態(tài)的視域考察元雜劇在元明清三代不斷被…
文文魚 劉焱 著,徐雅涓 楊云菲 繪
本書從歷史、地理、藝術及保護四個方面為讀者帶來了一個生動多維的敦煌,輕松…
梁啟超
20余幅珍貴歷史照片呈現(xiàn)異域人文風貌30余條編者精心注釋助益理解內涵外延50余…
[美]魯思·本尼迪克特
著名人類學家魯思·本尼迪克特在這本佳作中比較了三個社會&md…
許梿 后浪
《六朝文絜》是廣受歡迎的駢文選本,后有黎經(jīng)誥為之箋注。本書收錄自晉至隋3…
薛麗霞
課堂是師生綻放光彩的舞臺,它不僅是知識的傳授,更是思維的碰撞、心靈的互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