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紅色三清山
02蘇州史紀(古代)
03忍冬信札2024:遇見家鄉(xiāng)的…
04谷雨(第一卷)
05圖像與文本,西藏藝術展示…
06江河交匯揚清風:揚州廉潔…
07南京文獻精編:后湖志
08晉風影韻:山西電影文化研…
09侯官文化概論
10海派文化地圖(精華卷)
文心工作室
精選左傳名句100則,就該名句的相關語文知識,提供一篇完整而實用的介紹。文…
可購
魏平
本書是四川省教育廳2018年度教育科研課題《曲藝進校園課程化實踐研究&md…
(英)理查德·奧文登
知識的保存從來都是一項艱苦的斗爭:享譽古代的亞歷山大圖書館因管理不善而日…
徐靜波
作者在日本留學、工作的31年中,有機會接觸到上至首相、下至平民的立體的日本…
常艷
本書以漢代至唐代中外美術交流為線索,對早期珠飾、玻璃器皿、聯(lián)珠紋以及唐代…
陳師曾
本書是陳師曾先生1922年在濟南主講“中國美術小史”課程的…
張永和 張婧
本書是一部了解京劇基本常識與鑒賞方法的圖文百科式入門讀物,由國家一級編劇…
欒保群 著
活著與死去,這是對立的,但有沒有一個不死不活的境界呢?活著是人,死去為鬼…
鄒賾韜 著
四季輪回,可口食材數(shù)不盡。一年終始,應景美味吃不膩。江南的福氣在此,江南…
霍耀宗著
先民對自然節(jié)律的把握,其源起和發(fā)展具有一定的客觀必然性。通過對《夏小正》…
故宮與頤和園古鐘表聯(lián)合修復室
頤和園是中國著名的皇家園林,其前身是始建于乾隆十五年(1750年)的清漪園?!?/p>
活著的時候,我們可能看不穿滾滾紅塵,死了,就一定能釋然于人間的溫情冷暖、…
無
內容簡介: 《老重慶影像記錄》從1000余張高清照片中進行遴選,這些照片全部…
徐錦江
上海從哪里來?又將要沿著怎樣的軌跡發(fā)展下去?著名學者徐錦江老師以愚園路為…
戴明華 著
一杯茶,倒映著一個時期的風貌,折射出一代人的精神底色。中國茶的歷史,是一…
畢旭玲 著
《新江南文化建構與上海新城建設——以奉賢新城為例》一書…
趙靜宜著
智能技術不僅在信息傳播領域掀起智能傳播的全新變革,更促使研究者系統(tǒng)思考人…
雷慕沙
《雷慕沙文集》是將西方首位專業(yè)漢學家雷慕沙的漢學研究成果第一次集中展示給…
林嘯著
本書是一本關于漢語教學的專著。本書立足于中國傳統(tǒng)文化傳播和傳承視角,對中…
董正雄,董作鉅
暫缺簡介...
李久昌
崤函古道西起陜西潼關,東至河南新安,全長約500里,是溝通長安、洛陽兩座都…
賴永海
《宏德學刊》以研究和弘揚中國傳統(tǒng)文化為宗旨,常設的欄目包括:儒釋道綜合研…
李蕾
精選五位中國古代著名詩人——王維、李商隱、李煜、李清照…
黃卓越 著
本書以20世紀50年代興起的英國文化研究為主要考察對象,集中在該思想流派所圍…
高鵬
《光陰一葉——茶史兩千年》分四個主要章節(jié),從中國到世界…
劉洪一
“界”在東西方文化中蘊含著豐富的思想語義,包括界分、界…
中華文化學院組織 編寫;何霜梅等 著
◎內容簡介本書著眼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歷史文化根基這一視角,以馬克思…
張利華
本書主要研究中華傳統(tǒng)文化中的和諧思想。作者從中國古典經書《易經》《道德經…
李輝
茶是世界上重要的飲料之一,代表了中國經典的文化。本書以精煉的文言表達形式…
[日]村松梢風 著;徐靜波 譯
本書是一部編譯作品,從日本作家村松梢風所著的多部作品中選擇與上海有關的文…
北京文化藝術傳承發(fā)展中心
通過5五位傳承人及周邊人員進行采訪,對被采訪人的口述資料進行整理,完整講…
嚴立冬 鄧遠建 屈志光 著
劉玉堂 劉慶平 主編
本書以漢江文化為線索,以時間為序,以漢水流域的歷史文化、風土人情為對象,…
高再蘭 著
本課題是國家社科基金一般項目(16BYY141)“基于《現(xiàn)代漢語詞典》的詞長與詞…
(清)徐松 撰
《新疆賦》為清代嘉道之際著名地學家徐松(1781-1848)所撰,至光緒八九年間…
國家圖書館中國記憶項目中心 編著
是誰首次吹響了賈湖骨笛上的五聲音階?是誰繪制了仰韶陶器上第一筆的紅彩圖案…
黃幼蓮
敦煌吐魯番文獻是華夏文明內部多元文化和諧共生的結晶,在這里漢文化不僅與各…
李佳
在長期的試錯和糾錯中,鄉(xiāng)村社會發(fā)展出一套以文化調適為主要機制的社會治理系…
萬凱艷
形聲字自小篆后成為漢字的主體,在現(xiàn)代漢字中也占到了優(yōu)勢。但是,在造字之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