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山西博物院藏品概覽:玉器…
02西安米家崖:2010~2011年…
03法國國家圖書館藏敦煌文獻…
04中原地區(qū)史前時代人與環(huán)境…
05中華文明十論:考古學視野…
06文字文獻探論
07可移動文物保護與利用研究…
08塵中蓮花:漢唐釉陶文化研…
09《藤花亭鏡譜》圖注考釋
10法國國家圖書館藏敦煌文獻…
遲福林,楊睿主編
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前途命運的關鍵一招。全面、客觀地學習改革開放史,充…
可購
陳錫文 主編
綜觀40多年的農(nóng)業(yè)農(nóng)村改革,我國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確立并完善了以家庭承…
(英)梅根·E.奧尼爾著
跨越千年的瑪雅文明是如何在本土與異域被不斷認識、刻畫和重構的?本書勾勒出…
(荷)曲培醇,丁寧主 編,鄒兵,陳瑞青,…
在中西方漫長跌宕的相遇故事中,清代便是查爾斯·狄更斯(Charles…
【美】丁愛博(AlbertE.Dien)【美】南愷時…
魏晉南北朝時期(公元220年-589年)是中國歷史上最復雜的時期之一。本書由來…
李琳之 著
通過對考古學推翻的諸多中國歷史知識系統(tǒng)的梳理,用確鑿的考古發(fā)現(xiàn)結合歷史文…
常建華 著
《眾生百態(tài):清代刑科題本里的“打工人”》一書從營生分類…
王微,王青主編
縱觀40多年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市場經(jīng)濟體制的改革歷程,從起步改革到加快改革…
胡漢生
明十三陵是世界文化遺產(chǎn)“明清皇家陵寢”的重要組成部分?!?/p>
[法]阿蘭·施納普 著,胥恒 譯,漢唐陽光…
在現(xiàn)代考古學于19世紀誕生之前,人類的“準”考古實踐已經(jīng)…
北京大學出土文獻與古代文明研究所 編
書稿共收錄21篇論文,分爲三大板塊:一、新出青銅器討論,集中探討格(霸)姬…
喬納森·C.布朗(Jonathan C. Brown)…
本書講述了阿根廷的歷史。按照時間順序從前殖民時代到現(xiàn)代,每一章都講述了特…
賴惠敏
本書作者主要利用清宮內(nèi)務府檔案和臺北、北京兩地故宮博物院藏品,將重點放在…
陸大鵬
魏瑪共和國的成立標志著德意志帝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中的失敗和霍亨索倫皇朝的…
[日本]石澤良昭 著,瞿亮 譯
本書是作者根據(jù)早年間發(fā)掘成果、☆新的碑文解讀,在建筑學、美術圖像學研究成…
呂亞虎著
本書以出土戰(zhàn)國秦漢簡帛數(shù)術文獻資料為主,結合其他出土文字資料(如璽印、封…
薩日娜 文,南方 繪
馬王堆被譽為“世界十大古墓稀世珍寶之一”,它最有魅力的…
呂思勉
《中國通史》是呂思勉先生的史學成名作,也是我國歷史·上shou部用…
馮克力 主編
《老照片》第一五三輯有二十篇文章。“人與攝影”之《上?!?/p>
秦中亮 主編
本書以“藩鎮(zhèn)時代的政治與社會”為題,收錄了金瀅坤、仇鹿…
王清淮
二十四史上起黃帝時期,下至明朝崇禎十七年,共計3213卷,約4000萬字,普通人…
王立群
本書講述了中國歷史上十位圣賢、英雄為民請命、馬革裹尸、一往無前實施變法等…
[英]本·哈伯德
提到巴黎,人們總會首先想到幽雅的林蔭大道,波希米亞藝術家和咖啡館,而《巴…
南門太守
正始,是曹魏第3位皇帝曹芳使用過的年號,起于240年,止于249年。正始十年即…
張祎
“制詔敕劄”,是本書用以概指宋代皇帝、宰相所發(fā)各種命令…
梅毅 著
《憂邊患》向人們展示了與宋朝為鄰的遼夏金政權為何會跟宋朝發(fā)生邊境糾紛和戰(zhàn)…
唐元鵬
江南,一個長期以來繁華富庶、文風昌盛的地區(qū),士大夫,封建王朝里一個盡享榮…
李一鳴著
漢代的民間資本作為漢代社會總資本的重要組成部分,其投資結構、經(jīng)營方式、與…
郭志坤 陳雪良 著
本書為“成語里的中國通史”叢書之一種,以通史的框架、講…
王培霖
《至簡中國史》依托前人鑿出的石路、引入現(xiàn)代社會科學的設計、借助互聯(lián)網(wǎng)的力…
〔美〕琳內(nèi)·奧爾森著
美國是如何打破孤立主義,走向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的,這一歷史性決策是如何做出的…
[古希臘]色諾芬 著
色諾芬是與希羅多德、修昔底德并稱的古希臘三大歷史學家之一,不僅著有《希臘…
強雯
本書是一本有獨特人文視角的泛考古隨筆,作者以理性而細膩的筆調(diào),書寫四年間…
[美] 邁克爾-庫利科夫斯基
幾個世紀以來,羅馬是世界上最大的帝國勢力,其影響力遍及歐洲、北方和中東地…
劉哲昕
科舉制度作為中國傳統(tǒng)國家治理體系的基石與軸心,蘊藏著十分豐富的傳統(tǒng)治理智…
王兆鵬 宋學達 主編
“知宋”系列叢書采取編著形式,邀請頂尖學者選編宋代各方…
梁庚堯
本書收錄了梁庚堯先生自1977年任教于臺灣大學歷史系以來所撰寫的大部分論文,…
郭建龍
這本書是郭建龍“密碼三部曲”的第三部。本書以哲學為視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