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內容:1853年。荷蘭南部。荷蘭第二大省北布拉班特。3月30日,大約在耶穌受難日和復活節(jié)前后,在離重要城市布雷達約80公里的津德爾特,一位淺紅頭發(fā)的男嬰呱呱墜地。如果把一頭鮮見的紅發(fā)算作一種重要特征,那么,這孩子的另一個重要特征,就該算作是一種神秘了。恰好一年前(不早也不晚,就在3月30日這一天?。?,父母先已生下另一位男嬰。這位男嬰帶給父母極大的喜悅,這不僅因為他是頭生子,而且更因為,這一年,他的父親已經30歲,而母親已經33歲了。沉浸于幸福之中的父母為這位男嬰取名文森特·威廉·凡·高。然而,也許正像有人所說,幸福總是為不幸所包圍,就像海上的孤島。至少,對于這對情感虔誠、品德高尚、相敬如賓、恩愛有加的夫妻,中年喜得頭生子的幸福短暫得令人傷心。姍姍來遲的兒子只活了短短幾個星期,便重又消失到永恒的黑暗和虛無之中,讓他們猝然面對一片無邊的悲哀。這悲哀已足以令人心碎,更何況,在這悲哀之外還隱隱另有一種恐懼:畢竟,孩子的母親已經33歲了,而孩子的夭折是否意味著某種更大的、永遠的不幸呢?:直到第二個孩子又從渾沌和希望中孕育而來、并降生于世。多半出于對長子的深情眷念,也出于某種隱秘難言的期望,父母沒再為次子(實際上的長子)另取名字。于是,這位一頭紅發(fā)的孩子承繼了死去兄長的姓氏。在北布拉班特麥浪滾滾的黑土上,文森特·威廉·凡·高沒有再次死去(如果將姓氏看作真實象征的話),帶著一頭火苗般的紅發(fā),他長大了?!『⒆拥母改赋苫橛?851年。父親提奧多勒斯·凡·高(1822-1885),荷蘭歸正會(屬基督教新教)津德爾特教區(qū)牧師;母親安娜·科妮莉亞·卡本圖斯(1819-1907),荷蘭海牙一位法庭資料裝訂員之女,這位裝訂員曾經裝訂了荷蘭第一本憲法,因而被美稱為"國王的裝訂員"。提奧多勒斯自己的父親也是一位牧師,一共養(yǎng)育了12個孩子,其中有6個兒子,他是第四個。弟兄6人中,就只他一人并非十分自愿地繼承了自己父親的事業(yè)。1849年,提奧多勒斯畢業(yè)于烏得勒支神學院,隨后在北布拉班特津德爾特定居下來,由父親親自洗禮做了牧師。北布拉班特省是一個天主教大省,境內居民絕大部分信奉羅馬天主教。這意味著與羅馬天主教相對立的荷蘭歸正會屬于極少數派?!?/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