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舍小傳老舍,原名舒慶春,字舍予,滿族,1899年生于北京。常用筆名為老舍,另有絜青、鴻來、絜予、舍、非我等筆名。老舍出身于城市貧民家庭,父親是滿清皇城一名護軍,犧牲于八國聯(lián)軍入侵北京的戰(zhàn)爭中。一家人的生活全靠母親為人縫洗和當傭工的收入維持。老舍降生的時候,母親昏死過去了,多虧已經出嫁的大姐及時趕到,把剛出世的小弟弟揣在懷里,才免于凍死。事過之后,左鄰右舍,特別是老太太們,都說這孩子“命大”。那一年是戊戌年,清光緒二十四年,正是狗年,老舍是年底生的。于是,母親給他起了個小名:小狗尾巴。老舍降生的時候,母親已經四十一歲了。老舍上面有四個姐姐、三個哥哥,加上這個“小狗尾巴”,一共八個孩子。老舍幼時,家里很窮。門上經常被人畫上許多白道道,五道兒一組,頗象雞爪子。這是賒帳的標志。到時候要按雞爪的多少還錢。為了養(yǎng)活兒女,母親每天縫洗到半夜。在老舍的記憶中,母親的手終年都是紅腫的。老舍的一家,祖祖輩輩都是文盲,哥哥姐姐都沒有機會念書。母親多么希望“小狗尾巴”能夠上學讀書??!1906年,老舍在別人資助下進私塾讀書。三年后,轉入正式學堂。1912年,進北京師范學校讀書。1918年畢業(yè)后,任京師公立第十七高等及國民小學校校長等職。五四運動時期,老舍深受影響,1922年9月,到以開明著稱的天津南開學校中學部任國文教員,并開始新文學創(chuàng)作。1923年,老舍重返北京,任北京教育會文書,并在北京第一中學兼課,業(yè)余時間,老舍則到燕京大學旁聽英文。1924年,老舍赴英國任倫敦大學東方學院漢語講師。在英國,老舍先后寫成《老張的哲學》、《趙子曰》、《二馬》三部長篇小說,因文筆流暢,富有北京地方特色,善于刻劃市民生活和心理,引起人們注意。1926年,老舍加入文學研究會。1930年,老舍回國到濟南齊魯大學任教,1934年改任青島山東大學教授。1936年,老舍代表作《駱駝祥子》問世?!恶橊勏樽印肥抢仙釀?chuàng)作中的優(yōu)秀代表作,也是中國現(xiàn)代文學史上著名的現(xiàn)實主義長篇小說之一。它牢固地奠定了老舍在中國現(xiàn)代文學史上的地位。《駱駝祥子》出版后,又多次再版,極受歡迎。后來又被改編為話劇和電影,還被譯成英文在美國出版。這使得老舍成為中外馳名的作家?!恶橊勏樽印肪哂絮r明的現(xiàn)實主義特色。它把城市底層社會的生活和貧苦百姓的命運寫進作品,取得了重大成就。它滑稽幽默的筆調、真實細膩的敘述、精煉生動的描繪,再現(xiàn)了舊北京的風貌和民族傳統(tǒng)文化。1937年,老舍只身奔赴武漢參加抗日戰(zhàn)爭,出任中華全國文藝界抗敵協(xié)會理事兼總務部主任,為宣傳抗日救亡,熱心提倡通俗文藝。老舍本來是小說作者。到武漢后,在周恩來的倡導下,他開始學習寫話劇了。他還寫相聲和大鼓書等民間曲藝形式的作品,為的是用勞苦大眾喜聞樂見的形式鼓動抗日。在周恩來的指導下,老舍積極參加抗日的社會工作,熱心地為成立文藝界抗敵協(xié)會而奔走,為團結廣大愛國作家做出了貢獻。1944年,老舍開始創(chuàng)作長篇小說《四世同堂》。此書包括《惶惑》、《偷生》、《饑荒》三部長篇。前兩部寫于抗戰(zhàn)時期,最后一部寫于解放戰(zhàn)爭后期。這套書是描寫抗日時期淪陷區(qū)人民生活的重點作品,也是老舍繼《駱駝祥子》之后又一部描寫北京市民生活的杰作。1946年,老舍應美國國務院邀請赴美講學。北京解放后,周恩來總理向日夜思念祖國的老舍發(fā)出了盛情的邀請書。在黨和政府的幫助下,老舍排除了重重困難,于1949年底回到祖國,開始了新生活。1950年5月28日,北京文學藝術工作者聯(lián)合會成立,周總理親自出席了成立大會。會上,老舍被選為文聯(lián)主席。7月14日中午,總理宴請老舍,鼓勵他多為人民創(chuàng)作,多寫自己熟悉的北京,寫出北京的變化。這次總理接見和熱情洋溢的鼓勵,像春風一樣,使老舍感到無限溫暖和喜悅,他獲得了新的藝術生命?;貒螅仙釟v任政務院文教委員會委員、中國文聯(lián)副主席及書記處書記等職。解放后,老舍給中國青年藝術劇院寫了《西望長安》、《神拳》、《方珍珠》和《全家?!匪膫€話劇,給北京人民藝術劇院寫了《龍須溝》、《春華秋實》、《青年突擊隊》、《茶館》、《紅大院》和《女店員》六個話劇,給兒童藝術劇院寫了《寶船》。這些話劇極受人民歡迎,上演后,場場滿座?!洱堩殰稀贩从沉私夥藕蟊本┑木薮笞兓?,上演后,周總理看了多次。周總理很喜歡《龍須溝》,特地向毛主席推薦。1951年春天的一個晚上,《龍須溝》在中南海懷仁堂演出,老舍一家都被邀請去觀看。為了讓毛主席滿意,在演出的前一天,總理親自到劇團將全劇從頭到尾審查一遍。演出那天,周總理和鄧穎超很早就到了懷仁堂。毛主席入場后,總理拉著老舍走到毛主席面前,向主席介紹。毛主席很高興地和老舍握了手。演出之后,總理先送走主席,然后上臺和演員見面,代表主席向大家道謝。“文化大革命”初期,老舍遭到迫害,于1966年8月24日在北京投太平湖自盡。老舍是現(xiàn)代著名小說家和劇作家。他是中國現(xiàn)代長篇小說最早的作者之一,為開拓這一體裁作出了貢獻。老舍也是現(xiàn)代中國作家中作品形式體裁最為豐富多樣的一個,而且在各個領域中都取得了出色的成就。老舍對北京下層市民生活十分熟悉,因而被稱為用純熟的北京話描寫北京市民生活的“鐵筆”和“圣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