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的研究對象主要包括13所新教大學和天主教會的輔仁大學,討論的內容限定于教會大學對中國歷史文化的教學和研究,也就是20世紀以后人們習稱的國學。本書將按歷史順序展開論述:第一,將考察早期傳教士、教會學校到教會大學究竟是如何對待中國文化的;第二,分析它們的教學和研究政策前后所發(fā)生的變化及其原因;第三,將具體地探討各個教會大學在國學研究方面所開展的活動,它們的成績和它們的局限,以及一些著作學者的活動;第四,將討論以國學教研為重點的,教會大學適應中國社會的努力及外在政治因素對學術發(fā)展的影響;最后將回顧對教會大學學術遺產的評價。在研究資料方面,本書盡可能利用這些大學的原始材料,其中包括了檔案、檔案資料選輯、各校出版物、曾在教會大學工作過的學者的論著以及當時報刊關于教會大學的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