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序言 做“第三種中國人”
導論 牽連國運的精神文化
一 民族精神的文化載體
二 “民魂”的追溯與認知
三 文化的裂變與修造
四 國民性的歷史觀瞻
五 關鍵是“人的現代化”
第一章 華夏文化的生成基礎
一 華夏文明的文化源頭
二 文化滋生的地理環(huán)境
三 文化運作的民族主體
四 文化依賴的農耕經濟
五 龍文化的獨特風貌
第二章 獨步天下的人文特色
一 世間以人為告
二 民眾以食為天
三 做人以德為先
四 處世以家為重
五 治國以民為本
第三章 修養(yǎng)至誠的人格規(guī)范
一 諸子追求的人生境界
二 儒家的君子論
三 傳統的知識分子人格
四 人格模鑄的現實困惑
第四章 包孕萬物的倫理意境
一 “人性”的歷史爭鳴
二 人與天地合其德
三 人何以為堯舜
四 齊家的綱常倫理
五 當代道德體系的構建
第五章,心系社稷的政治情結
一 宗法血緣的紐帶
二 “大一統”的政治神經
三 法與權的較量
四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
五 人要有點政治情結
第六章 信而不狂的宗教意識
一 始于敬天法祖
二 十生十長的道教
三 中國化了的外國神
四 略談神秘文化
五 為何還有宗教余執(zhí)
第七章 玄實相關的思維模式
一 樸素的辯證性思維
二 模糊的整體性思維
三 和諧的統一性思維
四 克己的趨同性思維
五 直覺的頓悟性思維
第八章 源遠流長的大同理想
一 理想的濫觴
二 東方的“空想家”
三 “馬克思進文廟
四 “空想模式”的緣由
五 強國富民的“總設計”
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