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作者的話
第1章 傳輸控制協(xié)議/網際協(xié)議
1.1 歷史回顧
1.1.1 20世紀70年代
1.1.2 20世紀80年代
1.1.3 20世紀90年代
1.2 有助于TCP/IP協(xié)議發(fā)展的各種技術力量
1.2.1 技術
1.2.2 市場力量
1.2.3 購買方便
1.2.4 個人的知識
1.3 層次分析
1.4 概覽、TCP/IP和OSI的相互關系
1.5 網絡層組件和功能
1.6 傳輸層組件和功能
1.7 通用應用層服務
1.8 TCP/IP網絡要求
1.9 小結
第2章 網際協(xié)議(IP)
2.1 IP報頭格式
2.2 IP版本6:遠景
2.3 網絡控制報文協(xié)議(ICMP)
2.4 地址轉換協(xié)議(ARP)
2.4.1 遠景
2.4.2 ARP工作原理
2.4.3 ARP報文格式
2.5 反向地址轉換協(xié)議(RARP)
2.6 路由器協(xié)議
2.6.1 RIP
2.6.2 RIP報頭分析
2.6.3 開放最短路徑優(yōu)先(OSPF)
2.6.4 OSPF廣告
2.6.5 OSPF報頭分析
2.7 小結
第3章 傳輸控制協(xié)議和用戶數據報協(xié)議
3.1 特性和功能
3.2 TCP報頭分析
3.3 用戶數據報協(xié)議
3.4 UDP應用程序
3.5 TCP/IP尋址
3.5.1 IP尋址v4
3.5.2 IP尋址v6
3.5.3 端口
3.5.4 端口管理
3.5.5 套接字
3.5.6 硬件地址
3.5.7 綜合
3.6 小結
第4章 通用TCP和UDP應用程序
4.1 X Windows系統(tǒng)
4.2 TELNET
4.2.1 TN3270客戶
4.2.2 TELNET客戶使用
4.2.3 有效的TELNET客戶命令
4.2.4 ELNET使用
4.3 文件傳輸協(xié)議(FTP)
4.4 簡單郵件傳輸協(xié)議(SMTP)
4.5 域名系統(tǒng)(DNS)
4.5.1 DNS的結構
4.5.2 DNS組件
4.5.3 工作原理
4.5.4 用UDP來實現
4.5.5 獲得額外的信息
4.6 通用UDP應用程序
4.7 簡單網絡管理協(xié)議(SNMP)
4.8 直接文件傳輸協(xié)議(TFTP)
4.9 遠程進程調用(RPC)
4.10 網絡文件系統(tǒng)
4.11 用戶應用程序
4.12 PING和接口
4.13 小結
第5章 設計TCP/IP網絡
5.1 網絡要求
5.1.1 內部因素
5.1.2 外部需要
5.2 物理要求
5.3 電氣要求
5.4 網絡發(fā)展
5.5 網絡發(fā)展
5.6 技術因素
5.7 小結
第6章 TCP/IP網絡組件
6.1 網絡設計
6.2 組件概覽
6.3 個人電腦
6.4 機架
6.5 設備的電氣測試
6.6 網絡集線器
6.7 配線板及連線
6.8 電源保護
6.9 通信設備
6.10 操作系統(tǒng)軟件
6.11 網絡打印機
6.12 網絡安全
6.13 多媒體組件
6.14 網絡分析儀
6.15 其他設備和工具
6.15.1 外部CD-ROM
6.15.2 線路測試儀
6.15.3 斷續(xù)交流測試電纜
16.16 小結
第7章 網際協(xié)議第4版(IPv4)
7.1 IP及其功能
7.2 IP操作
7.2.1 分段
7.2.2 地址
7.3 有關IP的術語
7.4 路由器和IP
7.5 IP報頭格式
7.6 互聯(lián)網時間戳
7.6.1 分段和重組
7.6.2 分段例程
7.6.3 重組例程
7.6.4 過程
7.6.5 標識
7.6.6 生存期
7.6.7 選項
7.6.8 校驗和
7.6.9 錯誤
7.7 接口和IPv4
7.7.1 上層接口例子
7.7.2 IPv4數據報
7.7.3 IPv4數據報分段
7.7.4 IPv4第一個數據報分段
7.7.5 IPv4第二個數據報分段
7.7.6 帶選項的IPv4數據報
7.7.7 IP數據傳輸順序
第8章 網際協(xié)議第6版(IPv6)
8.1 IPv6術語
8.2 IPv6報頭格式
8.3 IPv6擴展報頭
8.4 擴展報頭順序
8.5 IPv6選項報頭(Hop-by-Hop)
8.6 IPv6 Routing報頭
8.7 IPv6分段報頭
8.8 IPv6目的地選項報頭
8.9 IPv6 NO NEXT HEADER
8.10 IPv6分組尺寸考慮
8.11 IPv6流標
8.12 IPv6分組優(yōu)先有
8.13 IPv6和高層協(xié)議
8.13.1 分組的最大壽命
8.13.2 上層負荷的最大長度
8.13.3 各選項的格式準則
8.14 小結
第9章 IPv6的地址結構
9.1 IPv6地址概述
9.2 地址類型表示
9.3 單址通信地址
9.4 IPv6地址IPv4地址
9.4.1 網絡服務訪問點(NSAP)地址
9.4.2 IPX地址
9.4.3 全局單址通信地址
9.4.4 IPv6單址通信地址
9.5 任意通信地址
9.6 多址通信地址
9.7 結點必須具有的地址
第10章 傳輸控制協(xié)議(TCP)
10.1 TCP概述
10.2 TCP操作
10.2.1 基本的數據傳輸
10.2.2 可靠性
10.2.3 流量控制
10.2.4 多路復用
10.2.5 連接
10.2.6 優(yōu)先級與安全性
10.3 TCP和主機環(huán)境
10.3.1 接口和TCP
10.3.2 TCP可靠性
10.3.3 TCP連接建立/消除
10.3.4 TCP和數據通信
10.3.5 TCP優(yōu)先級和安全性
10.4 TCP報頭格式
10.5 TCP術語
10.5.1 TCP序列號
10.5.2 初始化序列號的選擇
10.5.3 明白何時保持“安靜”
10.5.4 TCP安靜時間概念
10.6 建立TCP連接
10.6.1 半開連接和其他特例
10.6.2 Reset的產生
10.6.3 TCP reset過程
10.7 關閉一個TCP連接
10.8 TCP和數據通信
10.8.1 TCP超時重傳時間
10.8.2 緊急信息的TCP通信
10.8.3 窗口的管理
10.9 TCP接口
10.9.1 用戶/TCP接口
10.9.2 TCP用戶命令
10.6.3 TCP-To-User的各種消息
10.9.4 TCP/低層接口
10.10 TCP事件處理
10.10.1 OPEN調用
10.10.2 SEND調用
10.10.3 RECEIVE調用
10.10.4 CLOSE調用
10.10.5 ABORT調用
10.10.6 STATUS調用
10.10.7 SARRIVES
10.10.8 SEGMENT ARRIVES
10.11 TCP術語
第11章 用戶數據報協(xié)議(UDP)
11.1 UDP報頭格式
11.2 IP接口
11.3 協(xié)議應用
11.4 小結
第12章 理解X
12.1 X的簡介
12.2 X作為一個協(xié)議
12.3 X應用
12.4 理解X術語
12.5 X操作原理
12.6 其他信息
12.7 小結
第13章 對TCP/IP管理的整體方案
13.1 網絡管理意味著什么
13.1.1 硬件
13.1.2 軟件
13.1.3 核心設備
13.1.4 外圍設備
13.1.5 本地資源
13.1.6 遠端資源
13.1.7 專有設備
13.1.8 非專有設備
13.2 輪詢驅動管理
13.3 事件驅動管理
13.4 如何管理TCP/IP
13.4.1 鏈路帶寬
13.4.2 響應時間
13.4.3 資源狀態(tài)
13.4.4 應用程序信息
13.5 TCP/IP管理的例子
13.5.1 管理網絡設備
13.5.2 由NetView管理TCP/IP主機
13.5.3 由NetView管理TCP/IP LAN主機
13.5.4 TCP/IP和SNA網關
13.6 小結
第14章 TCP/IP TELNET應用
14.1 TELNET應用方向
14.2 TELNET應用的特點
14.2.1 Raw TELNET
14.2.2 TN3270 client
14.3 TELNET應用的用法
14.4 TELNET應用的命令
14.5 對TELNET應用的一點提示
14.6 小結
第15章 SNMP概述
15.1 SNMP起源和發(fā)展
15.2 概述
15.2.1 協(xié)議環(huán)境
15.2.2 理解SNMP
15.3 SNMP功能一覽
15.4 管理信息結構語言(SMI)
15.5 小結
第16章 SNMP的詳細內容
16.1 SNMP協(xié)議
16.2 常用ASN.1語法結構
16.2.1 GetRequest PDU
16.2.2 GetNextRequest PDU
16.2.3 GetResponse PDU
16.2.4 SetRequest PDU
16.2.5 Trap PDU
16.3 SNMP MIB
16.4 SNMP操作
16.5 ASN.1和X的作用
16.6 小結
第17章 管理TCP/IP的各種產品介紹
17.1 用NetView管理TCP/IP
17.2 NetView/6000對TCP/IP的管理
17.3 SunNet Manager對TCP/IP的管理
17.4 SNA Manager/6000對TCP/IP和SNA的管理
17.5 惠普公司Internet Advisor對TCP/IP的管理
17.6 用Open View管理TCP/IP
17.6.1 理解OpenView的網絡管理
17.6.2 OpenView和網絡管理
17.6.3 對OpenView更詳細的介紹
17.6.4 OpenView產品
17.7 OpenView的體系結構
17.8 術語
17.9 NNM部件操作
17.10 TCP/IP和OpenView:進一步的觀察
17.10.1 TCP/IP和OpenView界面
17.10.2 TCP/IP和OpenView SNA Nde Manager
17.11 本地SNA和TCP/IP管理
17.12 小結
第18章 動態(tài)主機配置協(xié)議(DHCP)
18.1 簡介
18.1.1 地址分配
18.1.2 DHCP報文格式
18.1.3 近期DHCP補充
18.1.4 DHCP信息
18.1.5 DHCP考慮
18.1.6 DHCP術語
18.1.7 DHCP設計意圖
18.2 DHCP協(xié)議
18.2.1 DHCP報文格式
18.2.2 DHCP報文字段釋義
18.2.3 DHCP標志字段格式
18.3 DHCP配置參數儲存庫
18.4 網絡地址動態(tài)分配
18.5 客戶機-服務器協(xié)議
18.6 DHCP報文和意義
18.6.1 DHCP報文時序
18.6.2 DHCP客戶機使用法
18.7 DHCP客戶機/服務器協(xié)議規(guī)范
18.7.1 構造和發(fā)送DHCP報文
18.7.2 DHCP服務器管理控制
18.8 DHCP服務器功能
18.8.1 DHCPDISCOVER報文
18.8.2 DHCPREQUEST報文
18.8.3 DHCPDECLINE報文
18.8.4 DHCPRELEASE報文
18.8.5 DHCPINFORM報文
18.8.6 客戶機報文
18.9 DHCP客戶機功能
18.9.1 運用已知網絡地址初始化
18.9.2 用外部分配的網絡地址進行初始化
18.9.3 廣播和單播的使用
18.9.4 重獲與終止
18.9.5 DHCPRELEASE
第19章 域名系統(tǒng)(DNS)
19.1 域命令的歷史回顧
19.2 DNS設計目標
19.3 關于DNS使用的假設
19.4 DNS元素
19.5 域名空間和資源記錄
19.6 DNS名字語法
19.7 DNS查詢
19.8 標準DNS查詢
19.9 DNS名字服務器
19.9.1 DNS數據庫區(qū)劃分
19.9.2 DNS管理考慮
19.10 DNS解析器
19.10.1 接口
19.10.2 資源
19.11 小結
第20章 遠端過程調用(RPC)
20.1 RPC和XDR綜述
20.2 RPC和NFS展望
20.3 RPC模型
20.4 RPC傳輸和RPC語義
20.5 RPC協(xié)議要求
20.6 RPC程序和過程
20.7 RPC認證
20.8 RPC程序號分配
20.9 RPC協(xié)議的功能特性
20.9.1 RPC批處理
20.9.2 廣播遠端過程調用
20.10 RPC報文協(xié)議
20.10.1 RPC報文
20.10.2 RPC調用的主體
20.10.3 RPC調用被接受后服務器的應答
20.10.4 RPC調用被拒絕后服務器的應答
20.11 RPC標記記錄標準
20.12 RPC語言
20.12.1 RPC示范服務
20.12.2 RPC語言規(guī)定
20.12.3 RPC系統(tǒng)認證方法
附錄 A 首字母縮寫和簡稱
附錄 B TCP/IP RFC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