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卓吾,資深翻譯家、翻譯理論家,世界文化藝術研究中心研究員。河南宜陽人,1927年生。1953年到北京中共中央馬恩列斯著作編譯局從事翻譯工作,直到1987年離休。幾十年中翻譯和校訂了大量的馬列主義經典著作,尤其是列寧著作。從20世紀80年代起,開始獨立地翻譯和撰寫著作,迄今已出版重要著作二十余部,如《偉大的列寧》、《列寧的一生》、《不平凡的一年》、《神奇的偉人——列寧》、《斯大林時代的謎案》、《震驚世界的莫斯科三次大審判》、《馬克思的自由》等。此外,還與人合譯、本人校訂了《斯大林和斯大林主義》、《中國的拿破侖——蔣介石的命運》,與人合譯合校了《達爾文傳》,與人合譯了《列寧的一家》、《莫泊桑中短篇小說選集》,并主編了《列寧的歷程》一書。尤其是其所著《翻譯理論與實踐》和《翻譯學——一門新興科學的創(chuàng)立》兩書,對于指導翻譯實踐具有重要意義。本書從已解密的俄羅斯總統(tǒng)檔案資料中,仔細篩選出一些至今鮮為人知的第一手資料予以翻譯出版,這些資料從不同的角度和側面,真實而客觀地敘述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后的一些重大歷史史實,如日本投降的內幕、馬歇爾訪華與蔣介石的全線崩潰之內情、毛澤東訪蘇緣何被幾次推遲、斯大林授共的真實意圖、中國人民志愿軍入朝參戰(zhàn)的內情等等,均有全新的、不同于歷史教科書所言的真實資料,對近現(xiàn)代史、當代史的研究工作多有裨益,也會幫助一般讀者重新審視和了解那段歷史。